贞观长安小坊正_第七百四十七章 下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下水 (第1/2页)

    第748章下水

    显庆元年二月。

    圣命范铮为水道行军总管,营州都督程名振为副总管,左骁卫中郎将刘仁愿、左卫中郎将王文度相随,起一路舟师,于莱州出海,试用将作监大匠阎立本新建宝船。

    范铮想笑,试用宝船之名好使,朝中大臣连反对的意见都没法提。

    然而,你想想水之名就知道,天子莱州拔剑,其意是在高句丽。

    监军还是熟人尤庆瑞,尤福贵的义子。

    宦官无后,故格外喜欢收义子,大约是缺啥补啥了。

    尤庆瑞虽然缺了部件,身体素质却不弱于范铮,千里奔袭也未曾落后,范铮的任何决策也不干预,只是按规矩奏报,也并未添油加醋。

    范铮虽未曾见奏报的内容,根据朝廷上下的反应也知道,尤庆瑞没说自己什么好话,也未搬弄是非。

    这就处得比较舒心了。

    否则的话,海浪颠簸,范铮也不敢保证监军会不会失足东海。

    刘仁愿出身雕阴刘氏,据传是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后,父为绥州都督刘大俱,他曾赤手斗兽于野。

    “可惜,为了宝船的稳定,除了榫卯,还用了大量的抓钉,当了钉子木匠,有辱先人。”

    范铮不禁莞尔。

    “所以,长点心吧,不要再领公门中人过来了。”

    宝船的耗用不小,诸般材料到手,还得有一道道加工程序。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钓鱼佬之神?

    雕像隐约面熟啊!

    带路的白直面容骄傲:“这就是曾经的慈州刺史、莱国杜公。”

    布背甲名副其实,正面是铁甲,背面是布条相系,较步兵甲之类的份量足足减了一半。

    没有名声,就不要妄想特权。

    老天爷,这得抵多少渔船!

    从前的楼船与之相比,便宛如小鸟依人的小娘子,体态苗条得不得了。

    范铮想了一阵,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杜荷那个疯子的长兄么?

    据说杜构在登州、莱州率军民抗击海盗,且领渔民捕鱼,官声极佳。

    但最耗费钱粮的,是之前一次又一次的试错。

    匈奴虽与当时的汉朝为敌,归汉后却多改汉姓为刘,也是一种慕强心理。

    人马陆续驻扎于掖县城外,将作大匠阎立本得意洋洋地带着匠人,从隐秘的地方将宝船驰于码头处,抛锚、搭跳板。

    郁郁寡欢的王文度看了一眼,迅速给了个答案:“速度远超楼船,平稳性更佳,急转亦未太倾斜,吃水尚浅,若负重更稳定。”

    王文度能免死,还能起用为中郎将,多少是因为他有一些能力。

    故而杜构为人私祭,也在情理之中。

    范铮笑着指了指程名振,没说话。

    范铮没必要去做这恶人,杜构的官声不错,多年过去了兀自有人记得,范某也是钦佩的。

    陆上,范铮用比粟毒的悲惨遭遇,打造了自己铁血的名声;

    可在水上,尤其是海上,范铮还是藉藉无名的。

    “总管不时得在将士们面前走动,鼓舞一下士气,不着甲胄不太合适。”.

    尽管知晓是因范铮才促成此行,却不妨碍程名振给范铮一点压力。

    莱州湾很大、很宁静,咸咸的海风拂面,不时在海滩上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