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长安小坊正_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置盘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置盘长 (第1/2页)

    第163章安置盘长

    三十名算学生,每年都有出监的。

    啧,这词听起来,莫名有一种劳动改造的感觉。

    盘长他们五饶出监,是课业有成,经过国子祭酒孔颖达的测试,推送到吏部安排职司,专业词汇叫登第。

    那些不听教诲的,以及连续三年评下第,律学生六年无成,其他学生九年无成的,同样出监,名称叫举而免之。

    超过期限的拖延症、作乐、杂戏,惩处同上,只有弹琴、射箭例外。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崇文馆学生登第,按明经、进士待遇计算;

    书学、算学生,等同明书、明算出身。

    嘿嘿,明白为什么官员子弟要往国子监塞了吧?

    据盘长自嘲,他已经在国子监混了七个年头,快成油渣了。

    算学生不会全部安排到吏部报到,至少有几名是要接博士衣钵的,《九章》、《海岛》、《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等算学精髓,还是要有人研究下去的。

    其他的课业,范铮不好置喙,唯独他们的算盘,范铮给的评价是“粗堪使用”,大约也就珠算普六级水平吧,入门了。

    但是,珠算这东西吧,也就是一门大学问中的一个辅助项而已,有加成,但不多。

    普六级能使唤,能手一级也不嫌浪费,不乏二者同堂做事的。

    算学生与坊学生的区别,首先是速度上范铮没有强求,其次是基础会计课程根本没教。

    玩什么玩笑,孔颖达祭酒是请本博士教授算盘,不是教授会计。

    贞观年的国子监生好安排职司,反正出缺的位置一大把,你只要在匹配的范围内选择就好。

    反正,律学以下的监生,最合适的位置就是流外官,不要奢望一步入流,有人甚至干了一辈子,起点就是终点。

    躺平了,就不会觉得难受了。

    这是玩笑话,大唐从来没有堵死吏员的上升渠道,何况是流外官。

    长安县、万年县、雍州、民部、御史台各安置一名,简直不要太轻松。

    御史台安置的是盘长,范铮卖了把老脸,跟韦悰了一声,将盘长调入察院为监察史,一脚把李义府身边的一名监察史踢到台院去,盘长的位置不就有了嘛。

    “李兄,这么安排,没意见吧?”

    “贤弟……哈哈,次席哪里话,我们之间,无须如此见外,次席的安排,我可甘之如饴。不过,你得让刘谙、华鸣带一带。”

    李义府并未因范铮手伸得长而不满,反倒满心欢喜。

    他早就受够了这两名只会摇笔杆子的监察史,认为是他们拖了自己的后腿,要不然也不至于为每年的考课而伤脑筋嘛。

    舞文弄墨才叫笑话,本监察御史的文采,会比你们差了?

    宁愿要盘长这种初出茅庐的算学生,也不愿要刁滑胥吏,一张白纸好作画。

    刘谙、华鸣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读到了庆幸。

    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话痨,没有话痨有饿痨……

    总而言之,上官是念旧的,没有因为要安置学生而将他们踹开。

    倒不是去辅佐其他监察御史,待遇就差了。

    只是,跟着范铮,能学到许多奇怪而有用的东西,考课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