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0章 高处不胜寒! (第1/2页)
~~~~~~~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河南,山东,唇亡齿寒! 对于刘如意而言,出兵中原,已经是无可选择之事! 但太祖说得好,‘在战略上可以蔑视敌人,但在战术上,却必须百分百重视敌人!’ 自崇祯十三年年初,李自成率五十余亲随,自商洛山而出,短短不足一年间,便纠结、胁裹了四五十万流民军,横扫大半个中原,势头正凶,气势正猛! 丁启睿、傅宗龙、杨文岳等朝廷各军,连战连败,损失惨重,无形之中,这不但为闯军增添了无数作战经验,也使得闯军的信心,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刘如意这边,却刚刚从辽东疲惫还师,而新招募的五万新军,还没有完全走上轨道,若现在盲目出兵,实为不智! 而且,崇祯皇帝虽然大出血,封刘如意晋升为‘齐国公’,但此次出兵中原,朝廷却是没有半分银子的粮饷物资支援,这就意味着,此次出兵所有的军姿粮饷消耗,这全要刘如意自己掏腰包! 就算彩石镇和济南城内,刘如意存有不少余粮,但以前,却是只供给彩石军万余军汉所需,此时,彩石军猛然扩充到六万余人,刘如意的后勤线,也明显有些吃不消了! 彩石军新军初立,各类兵刃、铠甲、鸟铳等军械装备,也需要调配、调拨,没有一个月,也绝难完成! 后世,有哲学家曾说过,‘人生,就像是逆水行舟,就如同攀登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你可以一直往前走,但却绝不能放松脚步,因为,你一旦放松,等待你的不仅仅是后退,也许,更可能是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 创业难,但守成却更难! 此时,刘如意家大业大,一举一动,都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前程,所以,每走一步,他必须万分谨慎,加倍小心! ‘我欲乘风归去,却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那!’ ~~~~~~ 书房内,刘如意静静的靠在软榻上,仔细听着亲兵汇报着中原前线的最新战报! 十一月末,随着李自成最后的两支主力偏师,李岩部与郝摇旗部,到达洛阳城下,流民军已经对洛阳城形成了合围之势! 此时,流民军各部总人数,已经达到了近五十万! 虽然其中大多都是被胁裹入伙的饥民,但经过了李自成这近一年的整合,流民军能战之力,不会少于十万,而有杀伤力、有威胁力的精锐,也不会少于五万! 但李自成和流民军此时却面对着一个关乎生死的巨大问题! -------那便是粮草! 陕西、山西、河南这一带,这几年本就天灾不断,赤地千里,庄稼颗粒无收,虽然李自成烧杀抢掠,获得了一部分军需物资,但对他麾下的‘五十万大军’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 但洛阳福王,却是坐拥天下间最肥沃的成千上万顷良田,囤积粮食无数,家财何止万贯? 若李自成攻克洛阳,获得了福王的财富、粮草,那简直便是如虎添翼,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上,李自成正是因为拼死拿下了洛阳城,才使得流民军的实力迅速膨胀,拥有了可以逐鹿天下的实力! 而这些财富与粮草,对刘如意而言,却也是一笔根本无法抵御的诱~惑! 若这些东西被刘如意所得,那至少三五年内,彩石军再不用为粮草辎重发愁! 静静的靠在软榻上,刘如意眉头紧锁,缓缓陷入了深思! 想要获得,那必须要有付出,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只是,眼下这般情况,对刘如意而言,对彩石军而言,实在是有些难以选择啊! 新军未成,疲师出征,这断然不可取! 但若就这般放着李自成攻下洛阳,那也绝对不是刘如意的意愿! 好在此时洛阳城守备森严,又有高大的城墙作为依托,人力也不甚缺乏,勉强还可以撑上一时! 而王承恩那边,刘如意也找了个由头,暂时将他安顿在彩石镇! 与王承恩接触的这几日,刘如意发现,与崇祯皇帝相比,王承恩显然是个更‘明理’、更好相处之人,这对刘如意而言,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亲兵们汇报完战报,不敢打扰刘如意的思虑,纷纷跪倒在一旁,大气儿也不敢出! 这时,门外却又有亲兵通报,“启禀国公爷,王公公求见!” 刘如意一怔,这才回到了现实世界,摆手对亲兵道:“你们辛苦了!暂且退下吧!密切监视中原动向,但有风吹草动,立刻汇报!” “是!”亲兵们纷纷退下。 刘如意这才整了整衣冠,大步朝着门外迎去! ~~~~~ “王公公,这天气这般寒冷,您老不在屋子里多暖和一会儿,却是来看望如意,如意真是受宠若惊啊!”刘如意笑着对着王承恩一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