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一山不容二虎,两帝之争 (第1/2页)
封建时代,皇权威严极重,所以才会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今日站在御书房的,若不是贾蓉,而是一个别的臣子,听到皇帝这话,估计就要心里发慌,跪下请罪了。 也就是贾蓉,才对此感觉无所谓。 他对于皇帝的质问,只是平静回道:“陛下,微臣绝无怨愤之意。” 紧接着,贾蓉又继续道。 “昔日太祖皇帝与我贾家先祖征战天下,开国时封四王八公,许诺开国功臣的后人,可以见帝不跪。” “陛下莫非是忘了此事?” 皇帝无语的看着贾蓉。 这件事,那些有底蕴的权贵,都知道。 但是,皇帝没有想到,贾蓉会这么二愣子,当着他的面,就说这样的话。 “朕自然没忘,宁国公,朕是对你不满。” 皇帝毫不掩饰,他对贾蓉有意见。 “朕听闻,近日有一个老人,到大理寺告儿子不孝,你判了儿子有过错。” “你为何要这么判?” 皇帝毕竟要脸,也不能把话说的太明白,所以只是就事论事,和贾蓉谈起大理寺的那件案子。 “陛下,微臣只是禀公执法。” 贾蓉一本正经的说道。 说着,他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国朝以孝治天下,而且,老人手里的财富,是属于他自己的,要怎么处理,该由他自己决定,儿女不该算计。” 皇帝听到贾蓉的话,沉默了一下来。 等了一会儿后,皇帝才开口:“这么说,在你心里,认为朕是一个不孝之人,所作所为都是错的,朕不该和太上皇争?” 皇帝冷冽看着贾蓉。 有些事情,可以做出来,但是,绝对不可以说出来。 皇帝与太上皇之间的争权夺利,从太上皇想要拿回皇位开始,就变得十分激烈。 但是,皇帝和太上皇在表面上,还是一派父慈子孝。 以往皇帝从来都没有说出口的话,却当着贾蓉的面说了出来。 可想而知,皇帝现在的心情,绝对不平静。 在皇帝的冷冽视线下,贾蓉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道:“自然不对。”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也不能有两个皇帝。” “陛下现在才是一国之君,尽快将皇帝该有的权力,收回手中,才是正事。” “你这想法倒是灵活。”皇帝眼里的冷意褪去了一些。 他本来对贾蓉很有意见,但是,见贾蓉这么识时务,又让他心里,对于贾蓉的印象变好了一些。 他还当贾蓉这么说,是想讨好他。 但其实,贾蓉真是这么想着的。 他就是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而不是在讨好皇帝。 一家事和一国事,所产生的影响,根本不一样。 一个老人手里拿着棺材本,只是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变得舒服一点,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别人。 但是,一个国家有两个主脑,政令混乱,或者政令不通,那产生的影响,就太大了。 皇帝手里握着一部分权力,太上皇的手里,也握着一部分皇权,最主要的是,这两位之间,还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 他们两人争斗,那些无辜之人所受到的影响,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