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 一战二婚延陀败,三主十八见终章 (第1/2页)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诺真水之战,薛延陀损失惨重,已伤了元气。
大草原上,永远奉行谁的拳头硬,谁就更有发言权,要想改变现在岌岌可危的现状。
就必须向李唐低头。
只有重新赢得李唐的支持,才可以在大草原上名正言顺地扩展势力,并且统治各族。
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这种对话和解,存在可能。
战后,李世民曾经在长安城让薛延陀的使臣给夷男带话。
他先是严厉批评了薛延陀自取其辱的行为,“尔责突厥牛羊,又勒首领侍卫,我今最处尊大,亦须征发于尔,我既不为,尔安得妄作。”
然后,李世民让夷男深自反省。
“举措利害,尔当自思。”
显然,两国虽然已经交兵,但国与国之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本就是常态,李世民并未关上和夷男对话的通道。
夷男感受到李世民的善意,也接纳了他的建议。
诺真水之战的第二年四月,夷男派遣专使至长安,向李世民请罪。
九月,夷男更是表现出极大的诚意,他再一次派遣他的叔父出使长安,这次他带来了一份厚礼。
夷男向李世民献马三千匹,貂皮三万张,还有一个玛瑙镜,以向唐请婚。
李世民接受了夷男和好的请求。
唐朝和薛延陀曾经有过蜜月时期。
他对夷男的使者充满豪气地说:“延陀(夷男)本一部落俟斤,本我所立,始十余年,自算何如颉利之众,而侵我边疆。我才发甲骑,倾其部落。尔欲与我为冤,不过欲费我边境十羊五马耳。今见尔遣使谢罪,捨尔前过,情好如初。”
但对于夷男的请婚,李世民并没有当场应允。
也许,李世民心中也犯了嘀咕,夷男新败之后,这个请婚,到底有多大的诚意,或者说对李唐而言,有多大的意义?
李世民召集大臣们讨论此次和夷男结亲之事。
他先开诚布公地讲述了对待漠北薛延陀的政策以及可能的后果。
“北狄代为寇乱,今延陀倔强,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唯有二策。“
李世民先是充满豪气地讲出决战之法。
“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滌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
李世民接着缓缓说出自己深思熟虑的第二条对策。
“若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即生子,即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举此二策,何者为先?”
房玄龄首先发话,“遭隋室大乱之后,户口太半未复。兵凶战危,圣人所慎。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
当时已是贞观十六年,贞观盛世,早已声名在外,但当时宰相,依然认为户口数不及隋时一半,可见,唐朝的国力和人口数,并没有想象中的充盈和强盛。
或者,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强化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更多地想当然。
显然,贞观之治,贞观盛世,相对于隋末而言,当然是君明臣贤,物阜民丰,但更大的可能,却是李世民光耀千古的武功,让后世足以高山仰止,再加上其不可复制的进谏纳谏之风,才成其一代神话。
李世民成长于战时岁月,对下层民情,大有体会,他欣然接纳了房玄龄的意见,或者说这也是他本人的意见。
和夷男的和亲,大体上让唐朝,解除了长年征战的烦忧,又有时间可以休养生息。
李世民将这个决定通知了夷男。
和漠北的霸主薛延陀联姻,这是政治上的大事,李世民同时通知了吐蕃和突厥。
未来似乎变得美好。
在大唐国内,即使是五尺童子,也都知道唐薛的联姻,当作一段佳话,传诵流转。
这似乎是一场板上钉钉的结亲。
夷男也这样么想。
第二年,夷男再展示了一次大手笔,也是他最大的诚意。
为了感谢大唐的赐婚,他派遣他的侄子再次进入长安,向李世民献上一份举世无匹的重礼。
夷男献上了五万匹马,一万匹牛、橐驼,还有十万口羊,这配得上一个大可汗的聘礼,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可见,政治型的婚姻,高质量的婚姻,自古至今,大到帝王,小到平民百姓,结个婚都不那么容易。
但这个婚真还不好结。
因为出了一个岔子。
竟然有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就让这桩全世界瞩目的婚姻,嘎然而止。
这个人是李世民的爱将契苾何力。
他被族人挟持到夷男的牙帐前,因为宁死不降,差点被夷男砍头。
契苾何力坏夷男的大事,显然并不是为了泄私愤,当他被李世民赎回后,将自己在薛延陀所见所闻,向李世民详细无遗地汇报。
因为诺真水之役,薛延陀家家户户,都折损子弟,其实已经和唐朝结下解不开的深仇,夷男或者真想和唐朝结亲,但薛延陀的上层,甚至整个领导层,却早已对唐朝敌意满满。
李世民本来就在结亲之上,有些犹豫不决,现在更是认为夷男此举只是权宜之计,想借唐朝的大旗,重新在大草原上立住脚,而自己靠和亲去实现和平的计划,可能根本无法达成。
和亲大计,甚至有可能成为养虎遗患的大漏招。
但和亲的话已经放出去,全天下都已知道,这是李世民亲口许诺的婚事,如果现在反悔,势必在历史之上留下骂名。
绝婚是必须的,但如何绝婚悔婚,就是个艺术性的事情了。
办法总是有的。
契苾何力贡献了一个诛心之计。
他让李世民通知夷男,说李世民准备亲自送公主至灵州,让夷男来灵州迎亲。
并且李世民向夷男再一次提出了天价的聘礼。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唐朝的拖延之计,想让夷男知难而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