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第一百二十七章 夏竦的一招闲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夏竦的一招闲棋 (第2/2页)

超群,有真宰相器也!”,就连范仲淹都是他举荐,后来范仲淹还写“深惟山野之材,曷副英豪之荐”感谢他。

    至少在庆历新政与范仲淹新党爆发冲突之前,夏竦一直维持着低调、务实、才干、贤能的人设。

    不像刘元瑜这样,在官场上的名声比较差。

    所以今天的对话内容就算传出去,世人大抵也是信他而不会信刘元瑜。

    听到夏竦的话,刘元瑜深以为然道:“必定是这赵骏串通吕夷简等人,蛊惑官家,我欲再上奏,请官家罢黜政制院以及皇城司,必不能让宵小之辈为祸朝堂。”

    夏竦连忙说道:“万不能如此,现在官家既然已经被他们蛊惑,那必定是相信他们而不会信你。此时再上奏,那不是惹官家不快?”

    “那依子乔公的意思是?”

    刘元瑜忙问道:“莫非子乔公有什么好办法?”

    “唔”

    夏竦沉思起来。

    按理来说,他跟赵骏没什么冲突,没必要跟赵骏作对才是。

    问题是他跟吕夷简是政敌。

    早年刘娥临朝,吕夷简支持赵祯亲政,而夏竦是刘太后的人,支持刘太后掌权。

    所以当时吕夷简屡次弹劾夏竦,要罢他的官。

    这事夏竦一直记着。

    另外夏竦是个权力欲望比较大的人,一直对宰相的位置垂涎三尺,吕夷简他们不倒,就没有他的出头之日。

    现在政敌吕夷简不仅位极人臣,甚至还比以往更夸张,支持那位什么赵骏执掌政制院之后,竟成为了政制院的二号人物,拥有节制百官的权力。

    这就太离谱了。

    夏竦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在想该怎么把吕夷简和赵骏拉下马,虽说自己不奢求那政制院知院的地位,但若是能做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也是极好的事情。

    想到这里,夏竦低声说道:“此事怕是不容易办,如今官家正信任他们,直接弹劾,未必奏效。以我之见,还是应该见机行事。”

    “见机行事?”

    刘元瑜纳闷道:“如何见机行事?”

    夏竦说道:“这赵骏不知道是何人,也不知道其跟脚,如今他在汴梁名声正旺,想让他自己因弹劾而罢职怕是不易。且政制院现在已节制百官,若违背政制院的命令,又恐授他们把柄,让官家不快。”

    “这”

    刘元瑜叹息道:“是啊,这次我去找程公,也是想问问。这次政制院下来文书,要我们把这几年计数整理好,送到政制院去,我们能否拒绝,以三司素来只听从官家为由,不听其事。”

    “那程公怎么说?”

    夏竦问。

    “程公谨慎,不愿如此,已经让我们在整理计数了。”

    刘元瑜耸耸肩。

    夏竦思索道:“嗯,程公想来也不愿做这恶人。如今政制院新立,恐要立威,其实我们也没必要出头,静观其变就是了。”

    刘元瑜恶狠狠地道:“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这赵骏不过一黄口小儿,凭什么能身居高位?”

    “子正公所想,亦是我们大多数同僚心中所想。”

    夏竦笑了笑,随后说道:“既然如此,我倒有个想法。”

    “哦?”

    刘元瑜忙问道:“子乔公快说。”

    夏竦像个狗头军师一样出了个主意:“政制院想来今年也不会做什么大事,大抵是先查查各部门的计数,浏览一下往年的数额,明年开始施些新政之类,你说若是计数错了,乱了,混了,施政坏了,该如何是好?”

    “你的意思是?”

    刘元瑜顿时睁大了眼睛。

    夏竦笑道:“人嘛,总有出错的时候,也不能怪三司的人没有整理好不是吗?”

    刘元瑜立即心领神会,连连笑着点头:“子乔公好计策也。”

    说着拱手道:“我盐钱司还有些事,就不叨扰子乔公了,明日再设宴请公。”

    “好说好说。”

    夏竦点头示意。

    刘元瑜便兴高采烈地离开。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夏竦眯起了眼睛。

    历史上他对付新党的办法就是诬陷,先构陷范仲淹他们是朋党,然后让女仆模仿石介的笔记,造谣富弼要谋反。

    虽然这么做比较冒险,但确实让他成功了,也足以说明夏竦是一个擅长用阴谋诡计的人。

    或者说当时的士大夫阶级还比较在乎清名,正是被夏竦找到了突破口。

    这跟夏竦不是正统的文人出身有关。

    相比于宋代一些士大夫的堂堂正正,夏竦确实可以做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而目前的情况是他没办法通过诬陷赵骏谋反来达成目的。

    毕竟他对赵骏可以说是完全不知底细,而且人家还是皇城司老大,论起情报工作,比他强得多。

    赵骏不诬陷他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被他诬陷?

    所以只能另想办法。

    既然要把赵骏和吕夷简他们拉下马,毁掉这个突然出现的政制院,还有什么比政制院的施政出了大问题更好的办法?

    只要政制院的政策出了问题,祸国殃民,百官便会群起而攻,官家就算再信任赵骏吕夷简,怕也得摇摆不定。

    到时候他再出击,恐怕很快赵骏和吕夷简等政敌,就都会被罢官,那他上位的可能自然就很大了。

    因此面对这些政敌,肯定要背后下黑手。

    不过从引诱刘元瑜这一招来说,其实还是有点愚蠢。

    毕竟只上交错误、混乱的统计,不一定能给政制院造成太大的麻烦。

    聪明的做法就应该先隐藏下去,静观其变,等将来政制院出政策,再暗中搞破坏就是了。

    可夏竦还是帮刘元瑜出了主意。

    主要也是想看看政制院那边会怎么应付,试探一下那位赵骏的能力。

    反正这事他也就是随口一提,即便将来事发了,官家和政制院要问罪刘元瑜,以刘元瑜在百官当中的人品,估计也没有人信。

    到时候他一边撇清跟刘元瑜的关系,一边说刘元瑜跟他有仇,是在攀咬他就行。

    所以本来就是随手下的闲棋,看看对方的反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