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_第七十四章 二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二遇 (第3/4页)

/br>    王魃终究还是松开了手掌中积聚的万法母气。

    轻叹了一声。

    “也许……没我想象的那么遭吧。”

    最关键的问题是,留给真武者发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洪水也许很快便淹没了这个世界。

    那个时候,万象宗说不定早已飞到了世界的高空上。

    正想着。

    一道淡紫身影从海面上迅速飞来,眨眼间便落在了铁船上。

    看到这身影,王魃出声道:

    “辛苦英护法了,都处理好了吗?”

    英合微微一笑:

    “还是总司主心思缜密,我特意掩盖了那三人陨落的天象,同时延后了其魂灯熄灭的时间,也就三日时间,不过这三日,也足够咱们跨过飓海关,抵达北海绝道了。”

    “原始魔宗的人即便知晓了三人陨落,也只会觉得是那真武者击杀了他们,或是遭遇了海中的凶兽……咦?那个真武者呢?”

    王魃面色平静:“没能救活,被我葬入此片海域了。”

    英合微微一愣,旋即略有些遗憾道:

    “还想让此人多牵制原始魔宗一阵子呢……可惜了。”

    “的确可惜了。”

    王魃不再多言,继续盘坐在甲板上,任由渐渐有些冷冽的海风吹拂着他。

    似是想将心中的些许懊悔和复杂尽数吹散。

    海面渐渐再次凝起了厚厚的冰层。

    风雪悄然而至。

    英合这时却忽然抬头,看向了远处:

    “飓海关,到了。”

    王魃闻言也不禁抬起头,朝北方看去。

    但见一片阴影横贯北方的天边,仿佛一堵看不见左右尽头的高墙。

    呼啸的白色气流,从高墙上的缺口处,将寒冷洒向了北海……

    “那里,就是飓海关了么?”

    王魃喃喃。

    ……

    一直到看到飓海关的第三日。

    伴随着一阵咔嚓的声响。

    铁船破开了海面上的厚冰层,终于抵达了飓海关前。

    铁船上,众修士忍不住抬起头,仰望着面前这座巨大的冰川。

    除了英合之外,便是王魃也忍不住发出了接连的惊叹。

    冰川之高,已经完全超过了王魃曾经见过的所有名山大川。

    便是宗内的万峰,与之相比,也颇显单薄低矮。

    而这样的冰川,却横拦在北海洲之外,将来自北海洲极北高原上的寒流尽数挡住。

    甚至得了一个‘飓海关’的名头。

    只余一些细微的风流吹落,便让北海海面大半都冰冻三尺。

    “咱们该怎么上去?”

    李应辅忍不住道。

    仅仅是靠近这冰川,众人便已经有种法力封冻住的错觉。

    若是真的沿着冰川飞上去,越过这座冰川,恐怕要不了多久就真的被冻住了。

    “放心,真要是沿着这飓海关飞上去,到了那隘口,便是我也撑不了多久。”

    英合却笑着道,显得胸有成竹。

    他也没有卖关子,驾驭着铁船,沿着冰川飞快游动。

    没多久。

    王魃却忽然轻咦了一声。

    英合耳听八方,立刻便好奇道:

    “总司主,怎么了?”

    王魃面露异色:

    “此地,竟然还有这等灵兽……英护法稍待。”

    英合闻言,倒也习以为常。

    沿路行来,这位总司主也不是第一次停下来抓灵兽了。

    不过这位总司主出手不凡,倒也并未耽误什么时间。

    是以他也就停了下来。

    王魃立在船舷前,玄龙道兵浮起,法力涌动,抬手一张。

    霎时便有一道五色大手钻入海水里。

    众人皆是好奇地张望着。

    英合也有些好奇。

    他修为已是元婴后期,在神魂方面也颇为精擅,只是便是他也没有察觉到底下有什么灵兽的动静。

    不过很快。

    海水便剧烈的摇动了起来!

    “咦?果真有!”

    英合神识扫过,顿时目露惊诧。

    连忙道:

    “总司主可需要帮忙?”

    王魃沉吟了下,随后从容道:“不必,你若是出手,反倒是容易将它惊醒了。”

    英合闻言,也不敢打扰,只是道:

    “总司主若是需要,尽管开口。”

    很快,水面便再度剧烈翻滚了起来。

    正当英合有些按捺不住之时。

    忽见那五色大手抓着一样丝毫没有动弹的黑色东西,从海水中拔了出来!

    众人定睛一看。

    才吃惊地发现那竟是一头通体深黑,背上长满了玄妙道纹、足有小山一般大小的大龟!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这大龟身上的气息,赫然是四阶中品!

    “这是‘悟道玄龟’。”

    “每过一载,其背上便生出一缕道纹,观此道纹,能让人心生感悟……看这头玄龟的背上道纹已有两千余道之多,看来已经活了两千余年了。”

    “应该是在此地冬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