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_第三十九章 收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收徒 (第2/5页)

/br>
    王魃却并未回答对方的疑问,神色依旧平静:

    “所以,我与东圣宗并无什么牵扯,若非叶灵鱼是我在东圣宗内为数不多的朋友,我们也只会有之前的那一面之缘。”

    “至于报仇……”

    他平淡地摇了摇头:

    “秦恒既然已经死了,那他和叶灵鱼的仇怨也就此终结,其他的,我不会参与,也没这个兴趣。”

    听到王魃的话,纪澜顿时一阵恍惚。

    原来,自己之前所想的种种,对方根本就不在乎。

    枉他之前还自作多情,以为能和对方攀上什么关系……现在想来,对方没有立刻对他动手,已经是额外开恩了。

    正在这时。

    冰棺之中,忽然传出了一声浅浅的低吟。

    三人目光顿时都落在了冰棺中的少女身上。

    便见冰棺中的紫衣少女睫毛微动,旋即缓缓睁开了眼睛。

    一双纯净无比的眸子,直直看着面前,随后疑惑地看向了王魃、纪澜三人。

    清澈的眼眸里,充满了懵懂、无知、困惑,宛如新生儿一般……

    旁若无人地目光放空。

    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又似乎只是单纯地在发呆。

    王魃看到少女的懵懂模样,迅速低声问道:

    “李护法,她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李应辅微微皱眉,飞快思索后开口道:

    “应该是方才我的动作惊醒了这道新魂……”

    王魃低声道:

    “我知道,我是问她现在还记得我吗?如今又是什么状态。”

    李应辅不假思索:

    “她如今可以看作是另一个人了,自然不会记得你,不过她毕竟也和原本的神魂一脉相承,若是遇到十分熟悉或者记忆深刻的,也许还会有反应。”

    “熟悉?”

    王魃微微皱眉。

    随即便想到了什么,看向了纪澜。

    纪澜一怔,微微犹豫,旋即小心地靠近紫衣少女,小声道:

    “你、你还记得我吗?”

    紫衣少女疑惑地歪着头,看着纪澜。

    看着看着,她忽然双眸睁大,皱起了眉头:

    “咕五……不……喜……不喜……不喜欢!”

    “我、我不喜欢你!”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尽管一开始说话、发音还有些生涩、含糊。

    然而仅仅是几个眨眼的功夫,她便已经能够完整地说出话来。

    纪澜听到这话,不由得面露尴尬,连忙往后面退了几步。

    王魃却眼睛一亮。

    从叶灵鱼身体里诞生的新魂会对纪澜说出不喜欢,显然便是受到了曾经叶灵鱼的影响。

    他随即也走上前去。

    不敢动作太大吓着对方,只是小心地挥挥手,打招呼道:

    “你认识我吗?”

    紫衣少女看到王魃,疑惑地眨着眼睛。

    随后轻轻摇了摇头。

    王魃不由得微有些失望。

    但随即便开口道:

    “我叫王魃,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王……八?”

    紫衣少女轻轻念着这个名字,不知道为何,忽然‘咯咯’笑了起来。

    见少女莫名其妙笑起来,纪澜和李应辅面面相觑,皆是有些茫然。

    唯有王魃却心中一震。

    恍惚间,仿佛曾经那一幕又在时隔多年之后重现。

    王魃目光柔和,轻声纠正道:

    “魃,不是八,是魃……”

    “魃?王魃、王魃……”

    紫衣少女呆呆地念着这个名字。

    不知为何,她莫名有种熟悉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言喻。

    就仿佛被一层nongnong的迷雾笼罩……

    纯净的双眸中,不由得多了一丝痛苦。

    看到紫衣少女的痛苦模样,李应辅连忙低声提醒道:

    “右护法,新魂尚弱,还是不要太过耗神。”

    王魃点点头,认真思索之后看向紫衣少女,轻声道:

    “你可愿拜我为师,随我离开这里?”

    紫衣少女迟疑了下,点了点头。

    随即疑惑道:

    “拜你……为师……是什么意思?”

    王魃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向这个犹如白纸一样的少女解释,犹豫了下,他轻声道:

    “就是……别人欺负你了,会有人帮你的意思。”

    紫衣少女顿时愣住。

    随后又追问道:“那,你叫王魃,我叫什么?”

    这一次,王魃没有迟疑,稍稍沉吟后开口道:

    “前尘往事已断,如今已是新生,你曾为叶灵鱼,如今则是我的弟子,就叫你……王大丽。”

    紫衣少女:?

    这名字,和你说的话有半点关系?

    紫衣少女不太懂,但是就感觉哪里不太对。

    李应辅也忍不住面色怪异地看着王魃。

    人家这么俊的大姑娘,你取这名字是认真的吗?

    哪怕是谨言慎行的纪澜,听到这个名字,也不由得如鲠在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