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明修栈道 (第2/2页)
唉,这份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啊。 几天后,亚历克斯看着手里的情报,再次懵逼了。 这个迈克尔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钱真的就可以为所欲为么? 就在这个时候,电视新闻里播放着最近一家撑了半年多的高彷手机,宣布破产清算了。 嘶! 亚历克斯突然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 高彷手机市场,谁进来谁死! 手机市场已经被小灵通称霸统治了四年,无人是其对手。 那么有没有可能,迈克尔选择进入的采矿业也会变成这样呢? 这个可怕的想法,刚冒出来,亚历克斯就被自己吓到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周济民要是知道自己的随意一个举动就把亚历克斯给吓成这样,估计要笑一整年。 他之所以进入这个市场,根本不是为了全球的 采矿业,只是想霸占点资源,顺便推进一下内地的采矿设备行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很多重工企业能不能发展起来,能源矿产等方面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并且,如果绿洲新城的很多航空设备、机器等原材料的采购都要依靠国外的话,很容易受限。 总不能一直由周济民自己当运输工人吧? 一切都安排下去之后,周济民也抓紧时间把技术等拿了出来。 接下来就静静等待时间的沉淀了。 远在大洋洲的多家矿业公司,收到了周济民这边停止收购的信息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特拉明矿业公司的汤姆不屑地切了一声,其他人也接着表达了自己的嘲讽和不屑。 之前,面对来势汹汹的白头鹰资本家迈克尔,大家都以为对方会各个击破,所以聚集在了一起。 结果,只是收购了几家小型矿业公司,便停止收购了。 危机不攻自破! 在汤姆等人庆祝的时候,梁文峰等顾问团成员几乎一半的人,全部来到了大洋洲这边。
他们来这里就只做一件事,把之前收购的小型矿业公司全部集中起来管理。 因为他们已经从白头鹰那边带来了更多人才和设备。 光是运输卡车就多达三百辆,可谓是下足了血本。 正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眼下只能靠着大洋洲的金属材料,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绿洲新城的需求量已经堪比内地众多一线城市之和,特别是航空工业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个需求量的增长。 与此同时,从内地源源不断的人员,慢慢扩充着绿洲新城的人口,夯实基础。 有一个较为有意思的点,那就是周济民突然发现,绿洲新城的小学居然突破了一百所,达到了一百一十八所的地步。 要知道,绿洲新城原本也只是十来所小学罢了,现在却扩增了十倍之多,简直惊人。 当梁文峰他们在大洋洲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给绿洲新城寻找金属材料的时候,周济民却对着几份申请书皱眉不已。 【鉴于大环境如此, 顾海山提交给他的申请书,不是申请什么,而是申请建大学。 原本只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和一所医学院的绿洲新城,现在已经不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了。 可它成长太快了,快到大家都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它就已经变成现在这样子了。 按照现如今新城的人口增长速度和发展需求,最少需要扩增三所大学。 两所综合性大学和一所理工科大学。 照理说,绿洲新城是工业之城,而且还是航天航空之城,以及手机通讯、卫星等等,可以说是很多理工科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身影。 那么应该多建几所理工科大学才对。 其实不然,就目前仅有的这所综合性大学,里面开设的工科专业更多,学生更多。 甚至,学文科的学生,还不到学理科的十分之一。 正是因 为如此,所以才要多建立几所综合性大学,甚至要开办文科大学。 毕竟,不能太偏科呀。 可如果真的只建设文科大学,顾海山他们却担忧没学生愿意选择。 所以才折中,再建两所综合性大学,到时候在报考分数上面,选择理科的同学,分数要求更高,选择文科的同学,分数要求相应低一些。 周济民看完这几份申请书之后,放下来,看向顾海山道: 如果是咨询周济民科研工作者的事儿,他当然能回答出来。 但关于教育方面,他还真没有做过统计。 主要是现在很多加入新城的人,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大部分已经改由顾海山他们这些人来审批了。 徐磊、曾庆丰和陆云等人,偶尔也会出出意见,但他们很忙,大部分时间都是顾海山他们在处理。 顾海山闻言,自信一笑,继续道: 对于这个电脑系统的强大,顾海山是非常震惊和喜欢的。 同时,伴随着在绿洲新城工作的时间越长,他就越喜欢现在的工作。 并且他也学会了与周济民打交道的方式,那就是讲事实,摆数据,陈述观点,总结。 其他废话,不要说。 周济民思考了一下,便道: 顾海山离开了,周济民却开始进行资料搜集。 发现不到半年的时间,绿洲新城的总人口已经突破八十万了,增长速度十分迅勐。 至于刚才顾海山提及的学历所占人口比例问题,许多年也发现了这一点。 其他且不说,光是从海外进入绿洲新城的这些人,除去孩子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学历。 甚至大部分都是硕士和博士以上学历。 既然这样,那么便批准吧,不过,相关的准备和上面的批文,一样也不能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