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章,一九六五年(求订阅) (第3/6页)
> 就像是西方正在研究的协和号超音速航空飞机,这玩意儿是飞的很快,但油耗太大、噪音大、稳定性差、维护成本太高等诸多因素,导致它根本不可能成功。 “领导,按照计划来说,目前我研究的这架民航客机,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根据设计方案,他将要拿出来的这架飞机,最大航程速度是一千公里每小时,巡航速度是九百公里每小时,满载航程八千公里。 只不过呢,由于他添加了不少昂贵的隔音材料,导致这架飞机的整体造价会贵不少。 但也因此这架飞机一旦制造出来,绝对会是市场的宠儿。 其他不说,光是超强的隔音效果,就会备受乘客的喜欢。 现在主流的民航客机,基本上都是涡浆发动机,这玩意儿的噪音影响可是非常严重的。 更别说涡浆发动机跟涡扇发动机相比较,前者的油耗更大。 老林听完之后,满脸欣喜,表示一定会大力支持,现在就等着他的飞机落地了。 然而周济民却泼了一盆冷水下来: “领导,咱们的工业基础太低了,朝阳那边的航空工业基地,已经造了那么久,但到现在也还没完成一期工程……” 航空工业基地,从去年就开始建造了,但直到现在,也还是没有完工。 其实,内地的建造速度还算很快的,但是机械太少,百分之八十都是靠人力来建造,它的速度怎么可能快得了呢? “其次,我们没有熟练技术的工人….“ 第二点更加致命,因为工厂建造起来之后,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运营起来的。 航空工业是高精尖的行业,不可能有弯道超车的奇迹,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我知道,我知道…..”老林喃喃自语,满脸都是焦急。 尽管现在这架飞机还完全没有影子,等到试飞之后,最起码也是下半年的事了。 但老林几乎认定了周济民一定可以造出来的事实,几乎是盲目的自信。 眼看到嘴里的一块rou,却是吃不着,也够不着,他能不急吗? 毕竟按照周济民的说法,这一架飞机一旦研发出来,到时候拿出去国际市场销售,肯定会非常受欢迎。 可内地的工业实力太差了,就算周济民能造出来,内地也无法爆单啊。 总不能又要卖技术吧? “领导,航空基地工厂的建设、工人的培养等,我之前已经有提交计划的,如果按照计划进行,三年之后,我们的工厂肯定可以能达到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的制造水平……” 周济民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句话,老林嘴角更加苦涩了。 三年之后,也只是达到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水平而已,这差距,也忒大了吧? “对了,领导,年前我和老杨提交上来的关于在京郊那边成立一家农机工厂的计划书,什么时候可以审批通过啊?” 聊完民航客机的事,周济民又提起了之前的拖拉机工厂计划。 “还在讨论,而且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洛阳那边,那边已经派代表过来,希望可以跟你聊聊。” 听到老林这句话,周济民摊摊手,道: “我可没有时间,这件事交给老杨去谈吧,起草这个农机工厂的计划,也是老杨的意思,主要目的是想帮助那个合作社脱贫……” 洛阳拖拉机工厂的目的应该就是想要周济民提供的计划书里的技术,但老杨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所以这事儿,估计有得扯皮了。 这种浑水,周济民是不会蹚的,太浪费他时间了。 “没问题,这件事我会交代下去。” 见老林这么说,周济民也放心了。 在办公室又待了一会儿,他这才离开。 刚走出老林办公室,他扭头又去了老人家的办公室。 招收万名初中生当医学生培养的计划,通过了。 但并不是放在六四小城,而是放在六二小镇这边。 估计就是要保证这批学生的安全吧,毕竟六四小城那边不太可能派驻更多的士兵。 其次就是六二小镇毕竟运营了好几年,在老人家等领导看来,六四小城肯定很荒凉,不太可能供应得了这么庞大数量的医学生。 周济民听到之后,也没有辩解,但还是替六四小城争取了一个小分校。 只需要一千名医学生便可。 这个要求,老人家倒也没拒绝,直接就同意了。 如此一来,计划通过之后,接下来就是大量的准备工作了。 按照老人家的意思,是从六六年开始招生,毕竟现在还需要建造学校,以及各类物资等,肯定需要时间啊。 然而周济民却表示,越快越好。 特别是六四小城这边,学校都是现成的,物资也有不少,都不需要等到九月份,现在都可以直接去招生了。 “确定?” 老人家面色肃然起来,认真地盯着周济民问道。 后者没有迟疑,跟老人家对视,道,“是的,领导,我敢保证。” “你是怎么做到?” 话刚说出口,老人家突然又道,“算了,我不问这些,我只需要看到结果。” “我也不需要你立军令状,科研任务要紧,医学生这些都是旁枝末节,你可不要本末倒置了。” “对了,战斗机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拿出来?” “报告领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