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一百八十六章,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肝! (第2/4页)

r>
    现场人这么多,周济民自然是一推三五六了。

    他可顾不来,再说了,名额的事,应该去烦上面的领导,而不是他。

    聊完名额的事,大家就各聊各的了。

    如此多人聚一起,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好好交流一下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江圣博泄露了风声,钱老一个劲地拉着周济民,非要聊照相机的事。

    周济民哭笑不得,道:

    钱老指着他又是一句笑骂,

    旋即,钱老又打起了悲情牌。

    主要是因为他所负责的发射器研发工作,危险性太高了。

    为了拿到第一手的试验数据,就必须靠近发射器实验装置,在点火的瞬间查看到具体的情况。

    可因为这个,钱老等人都是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一个较好的办法。

    比如研发一个超硬的玻璃,或者用其他代替物,可这些都不是什么好办法。

    为此,好几个实验研究员,要么聋了,要么眼睛瞎了。

    反正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只能暂停下来,研发进度一下就陷入到了停滞状态。

    原子弹等项目都陆续出成绩了,就导弹发射器、卫星等还没什么影子,身为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能不着急吗?

    刚巧听说了周济民这边有一个特别神奇的照相机技术,于是钱老便来了。

    听完钱老的话,周济民沉吟半晌,才道:

    真没可能了吗?

    小圈子里,几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按照周济民说的,短时间内,肯定别想指望了。

    但很快,钱老便又说道:

    一听他提起这个,钱老更来气。

    指着他就是一顿教育,美其名曰,代他老师来教训他。

    听听,这话多好听,个屁啊!

    周济民都无语了,可人家是长辈,他又不能

    说什么。

    只能这么听着受着,但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良久,钱老突然想起了什么,招手把他的助理给喊了进来。

    只见钱老从助理的挎包里拿出一叠资料,里面有好几张照片。

    照片都是惨照,全是实验员,而且都很年轻。

    这还是周济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照片,独属于这个时代背景下,记录了艰苦奋斗的研究员的工作现状。

    盯着这些照片,周济民有些出神。

    后世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哪有内地几十上百年的和平?

    自从一九四九年之后,内地这片土地就再也没有遭受过战争的洗礼,便是因为背后有太多太多的无名英雄的付出。

    前世,周济民也是一条太平犬,平时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偶尔在网络上敲打一下键盘,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纪念英雄、铭记历史!

    如今,他有机会和实力了,却一个劲地潜水,退缩不前。

    重活一世,不说喜怒哀乐皆随心随意,但求问心无愧吧?

    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缩,干了再说!

    放下照片,周济民看了看钱老,又看了看江圣博,道:

    钱老一听前面的话,还挺开心的,但很快他就急了。

    还要回京城?黄花菜都凉了吧!

    毕竟这个项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结果,因此他自然是希望越早开始越好。

    周济民罢了罢说,继续道:

    对于钱老的这个问题,周济民解释道,有两个原因。

    其一,那便是实验室的要求非常高,以62小镇这边的资源,太耗时耗力了。

    其二,到了后期,可以投入商业使用的阶段的话,在京城会更适合一些。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是不会在62小镇逗留太久的时间,自然不希望把实验室放在小镇这边了。

    听罢,钱老也无奈,只好同意了下来。

    接下来,钱老又拉着他,聊了不少关于技术上的问题。

    虽说周济民在物理上涉猎不深,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

    但是他思维反应快很多,见识也广。

    聊天过程中,时不时地蹦出一些超过这个时代的话,却令钱老感触颇深。

    随着夜幕降临,大家的谈性依然很高,前往饭堂吃饭时,还边走边聊呢。

    废寝忘食,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吧。

    转过天,电脑实验室里边,来了不少人。

    全是大老。

    伍智恒他们已经可以做到心如止水了,丝毫不管那些大老,只知道忙活自己的事。

    计划是早就下发给他们了,现在就是按部就班即可。

    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那么实验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这是前面两次的实验经历得来的结论。

    看着一丝不苟地工作的众人,钱老等大老们,都带着微笑地点头

    ,对旁边的周济民表示夸赞:你的人都非常棒。

    后者也很赞同这句话,该说不说,伍智恒他们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当然,成功只是一时的,不能骄傲。

    到了下午两点,每秒千万次运算速度的超级电脑,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一时间需要做的就是软件系统的更新。

    关于这一点,软件团队的负责人华江东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是当初那六十八名学生中的一员,也是后来被选为班长,最后因为技术高超,被周济民提拔为负责人。

    超级电脑的系统软件,都是靠华江东他们这群人,团结合作,一行一行代码,花费大量的时间敲打出来的。

    尽管,中文版的鸿蒙系统,不像英文那样繁复,但支撑起每秒千万次运算的电脑,所需要的代码也是一个海量的工作。

    华江东坐在一旁,身前是键盘和显示屏,满脸严肃地说道。

    周济民点头,没有说话。

    倒是钱老他们满脸惊诧,虽说不是第一次看这个所谓的鸿蒙系统了,但每次看还是觉得很吃惊。

    随着华江东在键盘上敲击,鸿蒙系统的良好运行效果,完全展示了出来。

    实验室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