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养生、流氓、黄雀在后 (第4/7页)
常吃力,更别说还有药理学、针灸治疗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了。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加上她大哥几乎每天都在盯着她,时不时地跟她聊学习进度,她就算后悔了,也不敢说什么。 只是期盼九月份快点到来,这样的话,她就不需要每天面对这些难闻的药材了。 “张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挖药材呀?” 不想搭理嫂子和小花她们的揶揄,小金鱼对张宛童老师询问起了挖药材的事。 对比在家里晾晒、熬煮药材,显然去山里挖药材更让她开心一些。 “过几天吧,这些药材都还没消耗完,再等等。” 张宛童笑了笑,接着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药材,考核小金鱼还记不记得? 可不是简单地记住药材名字即可,而是需要熟记药材的药性、针对的疾病症状,以及如何辨认等。 在药理学当中,有很多药材的长相是差不多或完全一样的,非常容易混淆。 如果记错了,特别是给病人拿药的时候拿错了,那是相当致命的。 不过,小金鱼的记忆非常好,已经记得非常牢固了。 这一点就是张宛童非常高兴和重视的了,因为中医太过于博大精深,没有好的记忆力,想要在中医这一行深耕,那是十分困难的。 “济民你回来了,快过来帮忙。” 几人聊了没多久,便看到走进小跨院的周济民,丁秋楠便欣喜地说道。 “好啊。” 周济民笑着应道,也加入到她们当中。 有他的帮忙,速度自然加快了不少。 闲聊中,周济民得知了小金鱼的学习进度,也不由夸赞了她好几句。 “大哥,中医太难学了,太多书本要背诵了……” 小金鱼的日常吐槽,周济民却笑着说: “你可不能浪费你自己的天赋了,中医传承的重任就落在你身上了。” 今年已经九岁的小金鱼,已经非常懂事了。 学习能力强,知识也记得牢固,又十分聪明,所以她马上反驳道: “大哥,你也才二十岁啊,为什么这个重任不能落在你头上?” “你跟我不一样啊,你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相当于九点钟的朝阳,正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周济民哈哈一笑,接着道: “而我嘛,现在已经为祖国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了,再说了,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学习中医呢?” 一听这个,张宛童、丁秋楠她们的眼睛都亮了不少,小金鱼更是瞪大眼睛道: “那大哥你背诵了多少本书?” 中医需要学习的书本有很多,伤寒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名着就不说了,还有近现代编纂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这玩意儿就很厚! 基础理论这本书,比所谓的牛津字典还要厚。 “好几本书,不过光是靠背诵是没有用的,针灸推拿和药理等又不是靠背书就能学会的,没有大量的实践经验,那是不合格的。” 张宛童点头称赞道: “对,小金鱼,你大哥说得没错,中医博大精深,靠背书没用,你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听这个,小金鱼顿时哀嚎不已: “大哥你害惨我了,我现在还可以退出吗?” “不行!” 大家齐声回答,小金鱼顿时更加绝望了,她这副模样,让大家笑的更开心了。 众人笑着,突然门口那边,跑过来几个小家伙,她们身后还有怒气冲冲的周淑晴。 “爸爸,爸爸,有人欺负大姑。” 几个小家伙喊着话,大家已经看到了,周济民便站起来道: “小晴,怎么了?” 丁秋楠和小金鱼已经来到周淑晴身边看着她,一边检查一边询问她是不是哪里受伤了? “大嫂我人没事,就是半路上被几个流氓拦住了,要不是离家里没多远了,刚好被小娴她们看到,喊来了旺财它们,今天可就倒霉了。” 提起这件事,周淑晴还有些心季。 也怪她自己习惯抄小路,这样回家还能近一些,缩短路程。 以前一直没什么事儿,毕竟京城治安良好,加上南剪子胡同附近一带,人也多。 特别是在附近很多小巷子,在暑假的时候,可多小屁孩在这些地方玩捉迷藏等游戏了。 没成想,今天居然有好几个流氓在巷子那边堵人。 周济民一听,也是很生气,同时也头大如斗。 光是靠62小镇以及东边郊区的工业基地,还真没法把城里无业的小年轻全都消化一空。 这种涉及到更高层面的事,还真不是他能参合的。 现如今已是六三年夏天了,矛盾已经开始朝着更恶劣的方向而发展了。 原本,周济民还以为通过红星公司、62小镇等,已经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 可现在看来,越来越多人初中不读书了,或者读完初中之后,就不读了。 毕竟这个年代,高中、中专等也不是那么好考的。 而当兵、进工厂当工人等,也要不了那么多人。 “小晴,以后回家,走大路,别抄小道。” 叮嘱了一句,周济民便出门去了。 “爸爸,你去哪里,带上我们好不好?” 周清娴她们几个小家伙一看,连忙跟上,只不过她们的小短腿,走得慢,跟不上她们爸爸,所以只能靠喊。 “你们别跟着,爸爸要去揍那些流氓。” “啊,爸爸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