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挡箭牌、军大衣、谈话 (第3/7页)
!” “给我闭嘴吧你,旺哥你再扯这个,虎骨酒没了。” 林武旺一听,顿时急了。 “别啊,我不说了还不行吗?虎骨酒可是哥哥我的命根子啊,济民你可别不给我啊。” 这个逗比,周济民无语地瞪了对方一眼。 再看了一眼,李雨竹已经转身离开了。 眼瞅着对方离去,回了她自己的房子,周济民顿时看向林武旺道: “旺哥,我也不留你了,赶紧回去休息吧。” 后者直接傻眼,合着他留下来的作用,就是挡箭牌? 把他当啥了呢? “咋了?旺哥你还想睡我这里啊?打地铺是没问题的,反正屋里也不冷!” 看到周济民戏谑的笑脸,林武旺没好气地道: “你小子可真够可以的,把我当挡箭牌了,我告诉你,我心灵受伤了,没有两瓶虎骨酒,好不了。” 拿捏我? 周济民面色古怪,“旺哥,你怕不是忘记了,虎骨酒只有我才可以酿制。” “啊,怎么了?” “还怎么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你应该懂的吧?别说两瓶,你要是继续赖在这里,虎骨酒没了,我跟你说。” “靠,你小子来真的?把我当挡箭牌这事你不给我一个说法?” “都让你吃了一顿美味的晚餐了,刚才你吃那么香,忘了?” 靠,算你小子狠! 林武旺没辙,忿忿不平地离开了。 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周济民轻轻一笑,切,还想拿捏我? 距离春节还剩下六天的时候,这一天,周济民他们一群人离开62小镇,集体返回京城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回京城,只是大部分人而已。 “济民,记得常回来看看啊。” 身后的人群中,林武旺大声喊道。 坐在刘阿根的马车上,周济民听到了这句话,只是挥了挥手,压根儿不想搭理对方。 还常回来看看? 开玩笑呢,这儿又不是他家,为毛要常回来? 石屋是保留了下来,没人住石屋,但林武旺说了,他会经常来打扫维护。 菜园子的话,就交给了李雨竹和万小华,她们两人接手管理这个菜园子。 李雨竹短时间还离开不了,因为电脑还没造好,计算小组团队的任务依然很重。 而且,就算电脑制造好了,她也没办法回来,因为她当初申请的是段学复的硕士。后者在她参加考核之后,特别是得知她想要申请62小镇这边的科研任务,直接给了她硕博连读的机会。 因此,再没有出成绩之前,她还真的走不了。 这也是为何她之前需要请假才能回家的原因。 来到62小镇的科研人员,每年一次假期,基本上都是一个月左右。 然而,来回路上最少十天,所以假期也就是二十天左右而已。 乘坐刘阿根的马车,周济民心里美滋滋的,连干燥寒冷的天气,都觉得很温暖。 刘阿根却有些落寞和感伤,因为他也知道了,周济民这个老师,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经常像周济民请教问题,心里早就把周济民当做自己最敬佩的老师了。 如果周济民不长待小镇了,他会很想念的。 对于赶车少年的烦恼,周济民不是不知道,而是他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总不能他自己留下来吧? 到了村子里,周济民下了马车,指了指留在马车上的箱子道: “啊根,这些都是我留给你的书本,你有时间就看看,不懂的可以请教小镇里的老教授,他们都很乐意帮你的。“ “我走了,以后再见。” 看到马车上的大箱子,刘阿根眼眶瞬间湿润了。 他没有拒绝,而是朝周济民直接跪了下来,叩拜起来。 后者都来不及去搀扶对方,因为他跟对方之间隔着一头骡子呢。 硬生生受了对方这一跪拜,周济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穷苦地区的人,想要走出大山,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 可很多人都没有刘阿根那么幸运,可以遇到62小镇,遇到他。 “好好读书,不要给我丢脸。” 丢下这句话,周济民转身离开了。 虽然他不说,刘阿根也会刻苦努力读书的。 但人生的选择和际遇,谁又能说得清呢? 村子里,跟之前已经完全不太一样了,这里跟附近几个村子都连通了一起,到处都在搞建设。 大冬天的,这些村民也没人有怨言,更是无惧寒冷。 甚至不少七八岁的半大小孩,都笑嘻嘻地帮忙。 穿得圆滚滚的,像个球一样,跟着在大人身后,抱着小块的石头,穿梭期间。 如此景象,让周济民沉默,其他人看了,也没有说话。 村民们在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孩子们也乐在其中,外人有什么好说的? 村子的西边,是一处军营,也是中转站区域。 跟着大部队来到军营,周济民坐上了车子,前往附近的火车站。 相比他一个人,大部队一起出行,慢是慢了点,但胜在安全。 李雨竹一直跟在他身后,心情很是雀跃。 对于这个旅途,她期待了很久。 上了车,周济民就抱着书本看,李雨竹扫了一眼,就歪着脑袋,一起看。 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 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书,就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蜀山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