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牧马人(求订阅) (第7/7页)
找派出所。 一听这句狠话,这些人也不敢耽搁,直接在前面带路了。 带路党,就是这么来的。 城东派出所,所长和公安们都吃惊地看着周济民和少年一群人。 此时已经是半小时后的事了。 少年的腿已经被绑住了,血是暂时止住了,但伤势挺严重的,以后估计会落下个残疾什么的吧。 周济民把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了,并且把工作证明、通行文书和介绍信等都拿了出来。 所长他们都被惊讶到了,一个如此年轻的北大老师? 跑着山沟沟里来找meimei? 这事咋听着那么玄乎呢? 可那些公章啥的,都不是一般人能弄到的,甚至很多人压根儿就没见过。 只不过嘛,县城里也有去过京城的能人,所以请过来辨认一下就可以了。 没让周济民等很久,一个小领导走进了派出所。 看了看周济民的证件,那确实是真的,这个假不了。 事情到这里总算告一段落了。 走出派出所,周济民拎着包坐上了前往乡下农场场部的马车。 这个年代,还没有汽车,只有马车通行于县城和农场之间。 其实,县城里的农场,并不是单纯的农场。 而是农林牧相结合的地方,管理着一大片区域呢。 赶马车的是一位老人,老驴拉着周济民和几个牧马人,一起前往场部。 许是周济民的样貌和气场关系,老人和牧马人都对他相当好奇,一路上聊了不少。 没少坐马车的周济民,对这些朴素的牧马人也有些好奇,询问了不少关于牧场的信息。 就这么聊了一路,气氛倒也十分融洽。 来到场部的时候,此刻已经天黑了。 今天是没有办法直接回到山上的牧场了,只能在场部过夜,然后才能第二天前往牧场。 场部办公室,董副主任对于周济民的到来显得十分诧异。 “同志,你是来我们农场找meimei的?” 上个月,场部这边确实接收了一批从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 人员调配都已经安排好了,没想到现在居然来了个找事的。 麻烦大了。 给扣个手续不全的帽子,把人给打发了? 那不能够,先看看什么情况。 当领导的,最怕麻烦,事情还没搞清楚,那就先等等。 周济民说的很清楚,而且他有上面的文件。 董副主任一听,便让人把资料拿来。 很快,翻看完资料之后,董副主任又跟周济民确认了一遍。 等再三确认清楚,真的只是来找meimei的,董副主任才松了一口气。 于是,安排人带周济民先住下,等第二天再去牧场找人。 清早,太阳刚从杨树林的梢上冒头,银白色的露珠还在草地上闪闪发光。 生物钟准时把自己叫醒的周济民,洗漱过好就蹲在门口,看场部的景色。 昨儿晚上到的时候,连美丽的黄昏都没瞧见。 现在倒是欣赏到了美丽的清晨美景。 场部的草地不大,远不如山上的牧场来得壮阔,这是不远处,正在洗漱的牧马人他们说的话。 这年代的人,很少有睡懒觉的。 这会儿也才刚天亮没多久而已,但整个场部已经有不少人起床了。 不远处,有不少马儿的鸣叫,还有骡子、驴等叫喊声。 牲畜多,是这个地方的特点。 视野更好的地方,那便是黄土高原的农场,绿色的和黄色的田野,开阔而充实。 说真的,周济民不是很喜欢这里。 沙尘暴会影响到这里,但这还不是最恶劣的环境。 降雨量少才是这个地方最可怕的,干旱是常态。 十年九旱那是常有的事儿,甚至当地还有一碗油换不了一碗水的说法。 “县城西边那儿,每家每户都有水窖,一家人全靠这水窖过活,外人进了村,讨水喝,那是不可能的事.....” 听着昨天拉马车的老人说的话,周济民也是满脸惊奇。 见他的神色,老人说话的欲望也更强烈,还分享了当地人是如何制作水窖的故事。 当地人喝水困难这件事,从几百年前就开始了,可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事。 水窖的制作过程繁复,一般要三五个人一起合作,并且持续十天才有,才能完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有机会,应该去见识一下这个所谓的水窖。” 周济民感慨万千,有时候,必须佩服古人的生存智慧。 不管外面的自然环境多么恶劣,我们的祖先都能克服重重困难,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着。 “哈哈,你要是待时间长了,到可以去看看。” 有个牧马人哈哈大笑,却来了句但是。 “我们等下要去的是东边的祁连山,那里是大草原,有一块沼泽地呢,我们经常就在那边放牧,可好玩了.....” 屁的好玩。 偶尔来一次‘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那叫潇洒。 但一直待在牧场,天天干着日复一日的活,这叫折磨。 “郭扁子,那是你觉得好玩,我可不觉得好玩。” 突然,有个年轻点的牧马人吐槽了一句,郭扁子尴尬一笑,没有继续说话了。 而此刻的周济民却突然愣住了,为毛他总感觉这名字,是如此的熟悉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