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_第093章:杂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3章:杂志 (第1/2页)

    第212章杂志

    前两天跑了一趟京城,面签,没有委屈自己,不同于郑戍明每次都连夜坐火车往返,苏杭搭了飞机。

    还是感觉很折腾。

    终于到了4月的第一个周末,也没办法空闲,周六忙了一天,周日又赶来商都。

    钟长林让苏杭帮着参谋一下‘青旭杯’的后续。

    前三个月连续发了三版报名表,这个月,算是停止收稿,规则是按照寄出时间计算,3月31日为截止日,之后再寄送的稿件则自动淘汰。

    新一个月的《青旭》销量预计还是能稳在百万级别,这个不说,只是这次‘青旭杯’的稿件,不算还在路上的一批,累计也已经达到了320万份。

    商都。

    博艺总部,钟长林还是一眼就让人觉得气派的宽敞办公室内。

    与《青旭》团队的会议结束,又和《商海》那边碰过面,时间已经过了11点钟。

    中午有个饭局,暂时来到这边。

    钟长林点了一支烟,看对面少年坐下,延续着之前的话题:“别看《商海》现在这么风光,大家也都明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等明年……你这《大风》一结束,就要打回原形了,不知道到时候还能不能有100万本,倒是《青旭》,现在算是稳定了下来。”

    苏杭捧着一杯茶水,闻言笑道:“能有一年多的千万级销量,钟伯伯,你也该知足了吧?”

    “怎么可能知足?”钟长林在这个后辈面前也不掩饰,笑着道:“而且,就算我知足,上面也不可能知足啊,现在情况这么好,如果我不能为此下去,到时候,从1000万跌到100万,那些本就看我眼红的家伙,大概都要跳出来了。”

    “真跳出来,就让他们100万都没有就是了。”

    “你这……”钟长林笑容更多:“小子,我对感觉就挺矛盾的,偶尔十六七岁,转眼又可能和我们这些老家伙一样。”

    苏杭只能笑而不答。

    钟长林见少年不肯表态,只能主动道:“好吧,算我这个伯伯求你,苏杭,明年……提前想想办法?”

    “真没办法,”苏杭实诚地摇头:“或者,现在的‘卷土重来’,明年能多一两个项目,但肯定没有江东电子这么吸引人了,至于……即使我再写一部小说,也同样不一定有现在的影响力,呵,我就是在吃自己年龄小的红利,因为年龄小,做出了事情,就容易引人关注。明年,我可就18岁了,老啦。”

    钟长林一口烟差点呛到自己:“你18岁就说自己老,还让我们怎么活?”

    “我与众不同嘛,”苏杭笑道:“说真的,钟伯伯,我还很认真考虑过18岁退休这种事情。”

    钟长林:“……”

    已经开始很认真地考虑是不是动手的事情。

    这小子,总让人有打他一顿的冲动。

    不过……

    再仔细想想,这小子,18岁,明年……个人身家只怕都不知道多少了。

    别人几十辈子可能都赚不到的钱。

    说退休,倒也并不是完全夸张。

    就是离谱。

    这么想着,不耽误钟长林继续:“那就把《大风》写长一点?”

    “规划好的,懒得写。”

    “你小子,是真想眼睁睁看我被人找茬啊?”

    “您别找别人茬就足够了,”苏杭很轻松:“我可是知道您能耐的。”

    眼看某人油盐不进,钟长林也没再继续,情分这东西,不能动不动就用,何况,正如某个少年所说,就算延续个一年半载,该落下还是落下。

    毕竟这次的销量,完全就是一个意外。

    多重因素结合之下的意外。

    意外过去了,公众的好奇心冷却了,《商海》还是只能靠自身的硬实力。

    简单来说,还是要多做一些好东西。

    既然这件事没戏,钟长林就转了转:“对了,上次和你说过,文旅厅的那个杂志版号,那边最近还问呢,你到底感不感兴趣?”

    “感兴趣,也不感兴趣。”

    “别打机锋。”

    “钟伯伯,就没人催你趁着现在势头多做几份杂志?”

    “当然催了,”钟长林道:“不过……嘿,对你也没什么隐瞒的,最近,就刚刚我说那……我自己也承认自己不缺少手腕,但,眼红的人更多。我这位置,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真被人拿掉了,反正,不想替别人做嫁衣裳。”

    这件事去年就聊过。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改制,但,出版行业,暂时还没有放开,只能使用一些间接手段。

    而且,间接手段,也是不怎么牢靠的那种。

    万一做起来了,甚至做太好了,一旦别人眼红,该拿走还是会被拿走。

    不做反而什么都没事。

    想到这里,苏杭又稍稍斟酌,说道:“坦白说,上次你提过之后,我私下里一直有所考虑,倒是真想再做两本杂志。”

    “两本,还是你最初提那个,武侠和时尚?”

    “不是,时尚还是可以做的,”苏杭摇了摇头,想要开玩笑,可以找美女拍照片啊,不过,莫名想到了钟杞盈,及时打住,接着道:“另外,钟伯伯,你知道我现在对篆刻很感兴趣,就打算也做一本相关的杂志。”

    “篆刻,这可太偏门了啊,”钟长林摇头,又道:“不过,如果是你来做,倒也能吸引到不少注意力,10万级别的销量是肯定的。”

    “不是那种老派的篆刻,”苏杭知道钟长林脑海里的固有印象是什么,稍微斟酌,说道:“算是一种年轻的颠覆的新篆刻,而且,我要做的话,肯定不是侧重什么篆刻技法啊篆刻考古啊之类,我希望更多将篆刻与文学相结合。”

    钟长林来了兴致:“仔细说说?”

    “就是……”苏杭又想了想,朝一个方向示意:“比如,齐云路那边,我那个店铺已经装修完了,下午就要过去看看。嗯,偏了,但大概思路就是从那边来的,总之就是,一枚印章,我希望更多挖掘它的人文气息,并围绕印文,写一段灵巧的文章,甚至是一篇小说,类似这种。”

    钟长林明白过来,稍微斟酌,点头道:“这……可以啊,对了,还是要有侧重的,最好还是面向青少年。”

    “对,还是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