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_第083章:接下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83章:接下来 (第3/3页)

br>
    比预期的还要好,79家门店,因为铺货数量和位置地段等等差异,销售状况也有不同,但统计下来,截止今天下班,已经有53家门店都已经宣告售罄,其中就包括商都那边兴业电器自家的门店,两天时间,300台,只此一项,将近12万的销售额。

    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没有售罄的门店,也纷纷打电话过来,要求补货,更别说已经没货的那些。

    然而,江东电子根本供不上。

    毕竟一天才1000台左右的产量。

    曹兴茂提出了很多想法,找人代工啊轮班加点啊之类,苏杭也帮着出谋划策,但也反复叮嘱,不能急,质量第一,哪怕卖的慢一些,也不能因为cao之过急砸了招牌。

    随后还向曹兴茂阐述了一个‘饥饿营销’的概念。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人们往往越是想要。

    因此,慢点出货,反而能够让江东VCD保持更加持久的热度,宣传得当,还能间接节省大笔的广告费用。

    另一方面,曹兴茂还提起,眼下江东VCD情况这么好,对于诸多供应商,或许可以更多地压价押款一下。

    苏杭没同意。

    销售渠道方面,接下来,肯定是要现款现货。

    至于零部件渠道,苏杭敲定的策略,不仅不能压价押款,甚至,接下来,时机成熟一些,还要主动抬一抬价格,给供应链更多的利润,同时也不能欠款。

    这样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思路。

    记得曾经,某个电商大佬就说过,为什么自己能够崛起,因为之前的对手,把供货商压得太狠了。

    再然后,另外一个号称放眼望去看不见对手的电商,一度巅峰到极致,为什么在后来也是呈现迅速衰颓状态,不说那满页的自创专业名称,苏杭看到的一个,同样是把商家压得太狠。

    作为一个网络商店,货架简直都空了,还有什么搞头?

    归根结底,其实就一个。

    不能杀鸡取卵!

    很多时候,后来者之所以能够居上,都是前人自己犯错的缘故。

    总之,对于江东电子,苏杭的定位是中高端,无论是供应链还是零售商,都将以此为要求,无论是品质还是售后,但同时,比起可以预见的将来的价格战,江东电子保持自己的定位,可以保证相当的利润,这份利润,却不能千方百计都装在自己口袋里。

    拉着上下游一起,利益共享,大家都能吃点rou,而不只是喝汤,在苏杭看来,才是真正的长远之道。

    事情商量过,曹兴茂连夜跑去忙碌,之后听说,吕元松也没再在医院待下去,同样跑去了江东电子北郊的工厂。

    同时,江东VCD开卖后多地售罄的消息也迅速传开。

    第二天是3月17日。

    星期日。

    早上起来,不只是各家报纸,许多电视台都报道了江东VCD的销售盛况。

    两天销量接近1万台,销售额超过3000万,如果算成一年,那岂不是要卖出50亿?

    虽然这算法不对,但,这才只是一个成立才几个月的公司啊。何况,VCD这东西,去年都还没有多少人听说,现在……突然就爆发开来。

    于是话题再次转向了少年作家新书里的概念。

    风口!

    显然啊,VCD不是风口,什么才是风口?

    江东电子这边努力扩充产量的同时,事情也不可避免地转到另外一个方向。

    遍地开花。

    曾经VCD兴起之后,全国大大小小冒出了几百家相关企业,不过,那基本是1997年之后。

    这一次,现在才是1996年。

    而且,根据媒体消息,这一次,很多业内巨头眼看VCD如此受欢迎,也纷纷表态,明显有意进入这方面市场。

    其中就包括某个国内排行第一的电视巨头。

    苏杭听到消息,只能吐槽,你电视机都积压多少了,不赶紧想办法促销,搞什么VCD。

    注定会迅速被淘汰的一款产品,说真的,苏杭自己都不怎么想搞。

    就像昨晚,与曹兴茂讨论后续时,苏杭就提醒,或许可以提前考虑考虑,扩大一下江东电子的产品类别。

    VCD毕竟做不久。

    而且,凭借‘卷土重来计划’带来的全国性知名度,很多企业从产生到消亡都不一定达到的那种,江东电子如果只做VCD,也太吃亏了一些。

    VCD都还没有完全稳住,苏杭就提起这个,显然不符合他的个性,就连曹兴茂都说不要急。

    苏杭不可能说得太明确。

    苏大仙不能当。

    半仙就够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