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_第067章:没那么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7章:没那么贵 (第2/3页)

几旁,找出一份目录递给陶暖玉:“这是有人刚刚给我送来的巴林石精品目录,你们感兴趣,可以买一些,相比另外三种石头,我觉得巴林石是性价比最高的。”

    大家顺势转到沙发上坐下。

    陶暖玉接过目录,翻开,只看一眼第一页一块标价30万元重量39公斤的巴林鸡血石,就忍不住撇嘴:“这么快就有人想要吃你这大户了啊,一块石头30万?”

    苏杭接过洪绫递来的茶水,听陶暖玉这么说,笑道:“你看的是第一页那块鸡血石吧,30万……说起来,还真不贵,我已经让人把这块定下了。不过,巴林鸡血石会掉色,接下来的保养是个问题,要多花一些脑子。”

    目录是北边一家国有巴林石经营公司通过扈建龙送来的。

    扈建龙之前帮苏杭到处采购石头,留下了人脉,但仔细说起来,也确实是有人看上了苏杭这个大户。

    关于鸡血石。

    就说第一块,将近80斤的一块几乎满血的鸡血石,即使是相比昌华有所缺憾的巴林,30万的价格,还是让苏杭颇为意外。

    简单两个字:便宜。

    按照曾经的记忆,这种大块的鸡血石,放到十几二十年后,炒作最热的时候,喊出几千万上亿都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了,肯定是有价无市。

    无论如何,30万,买下肯定不亏。

    苏杭第一次看到目录,甚至都怀疑是不是标错了价格,还特意让扈建龙打听了一下。

    结果是,没标错。

    而且,80斤的近乎满血的鸡血石,30万,还是这几年不断涨价后的结果。

    说是前两年,巴林那边,百斤左右的鸡血石,有过明确卖出记录的,价格也才是10万!

    归根结底,还是巴林在四大名石里属于后起之秀,甚至,四大名石,也是这些年不断宣传出来的结果,再往前一些,更多人还是只认南边的三大名石。

    同样,也是因为后起,储量够多,这几年还在不断开发新矿,也就卖不出太好的价钱。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苏杭因此想到了歙砚。

    都是这年代毫无节制的开采,为了赚一点外汇,甚至论吨向外出口。

    结果,很多年后,自家富了,想到了传统文化,想要弄几块传统名砚,讽刺的是,就只能按照高价一块一块地从国外买回来。

    为什么?

    因为自家的采光了。

    苏杭想着这些,另一边陶暖玉又仔细打量几眼第一页的鸡血石,啧啧道:“30万买一块石头,真是豪气啊。”

    “好看,而且……”苏杭啜了一口茶,笑道:“也算一种投资,现在30万买下,摆在屋子里观赏个十年二十年的,再300万卖出去,轻而易举。”

    曾经那些喊价几千万上亿且能成交的大块石头,要么是洗钱的,要么是洗钱的,要么是洗钱的。

    不过,实实在在的成交,卖个几百万,苏杭相信肯定一点问题都没有。

    “十年二十年能涨十倍?”陶暖玉显然不太相信,还有心动,翻了翻后几页的另外几块小些的鸡血石:“你确定?”

    “暖玉姐,你就没必要做这种投资了,”苏杭笑道:“继续往后翻,几千块的那种,买来切开刻章,将来也是十倍的增值。”

    陶暖玉撇嘴:“你这是在暗示我穷呗?”

    “我这是明示。”

    “呵呵。”

    笑出来的是维罗妮卡。

    即使10万买一块石头,陶暖玉现在确实花不起,嘴上说着,还是乖乖翻到了后面,很快……维罗妮卡就挑中了几块,加起来两三万的样子。

    陶暖玉确定之后,又转向某个少年:“你不会只买一块吧?”

    “我又在那边定了五吨,按照6000块一吨的标准,让他们帮着挑,”苏杭道:“加上一块鸡血石,总计33万,33,我喜欢这个数字,算是我的幸运数。”

    “6000块……一吨?”

    “嗯,”苏杭笑道:“这种标准,质量不会比你刚刚看中那些差多少,毕竟人家这整块的,可不兴切开,买回来都是当摆件。”

    陶暖玉顿时反应过来,上当了,一把合上目录:“我们不买了,等你那几吨回来,我让薇拉过来挑。”

    苏杭也不小气:“好啊。”

    本来就是买回来准备做小生意的,之所以只买这一种,也是刚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