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0章 幕后原委 (第1/3页)
税卒营交接在仓促中完成,柳湘莲带着二百余人离营。 出了营地,站在官道上回首遥望,身着崭新官服的柳湘莲神色落寞,心中若有所失。 身后一众年轻税卒和中年老卒,都闭口不言,他们自然此时也心下惶然,不知明日出路。 老卒且罢了,他们早习惯了颠沛流离,年老力衰,所求也不过衣食无忧,相信以柳二郎之品行,绝不会亏待他们。可税卒年轻气盛,渴求功名,又刚立下功绩,此时难免彷徨。 柳三代众人问道:“二郎,发生了何事?怎么突然就丢了税卒营?” 众人都望来,倾耳相听,他们也疑惑。 柳湘莲摇头苦笑道:“事发突然,是何缘故我也不知。目下我已升任兵部侍郎,协理京营戎政,简单说,就是管京营cao练。” 众税卒顿时眼睛发亮,虽然丢了税卒营,可京营的发展空间更大啊! 他们是这一年历练出来的精华,不仅武艺出众,学习能力也强,发展潜力最大,一直被柳湘莲带在身边尽心培养,当然也想能早日一展身手,飞黄腾达。 但老卒们见多识广,对京营之弊有所了解,纷纷暗自摇头,这可不是个好差事。 柳湘莲笑道:“大家必不忧心,既然是升官,至少不算坏事。” 他对柳三和李原生道:“三叔和原生先领大家回府,在京中有家室的可以回家,无家室的就住在府中。一应俸禄照旧,自府中领取便是。” “你呢?”柳三忙问。 “此番变故过于突然,想必是早朝上发生了什么,我去户部问问。再者,筹饷司也要交接,还有些手尾需要了结。”柳湘莲答道。 税卒营隶属于筹饷司,安王先来税卒营无非是为抢夺先机,免得消息走漏,稍后定会去户部接手筹饷司。 柳三和李原生等人,由于缺马,只得步行回城。 柳湘莲则带着护卫,策马回城,赶往户部。 …… 尚书公房内,尚书顾克贞慵懒惬意的靠坐在一张模样怪异的皮椅上,手里端着泡了枸杞和茶叶的玻璃杯,是不是啜饮一口,脸上泛着含义莫名的笑容。 皮椅乃是柳湘莲专门孝敬的,据说符合什么“人体工学”,对老年人身体很有益。有没有益不知,但坐着的确舒服。玻璃杯是柳氏工坊出品,户部同僚每人一个,算是户部节礼。 柳湘莲坐在一张普通的靠背木椅上,简略讲述了升官和税卒营之事后,装可怜道:“老大人,到底发生了何事,您总得给下官透露一二吧?这一年下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不能叫功臣寒了心啊!” 顾克贞事不关己的笑道:“柳侍郎都不知自家事,老夫怎会知?” 柳湘莲无语的白他一眼,没好气道:“您这不都知道下官升任侍郎了,怎么可能不知原委!” “哈哈哈!”见他像自家小孙儿撒娇似的埋怨,全然没了往日成竹在胸的风采,顾克贞不由失笑,指着他道:“你呀你,如此沉不住气,这样便心乱了?往日行事不知收敛,如今可知后果了吧?” 柳湘莲脑袋一歪,冷哼道:“说到行事不知收敛,这还要从下官立下军令状说起,老大人您可是功不可没啊!” 听他提起军令状之事,顾克贞心生愧意,若非这年轻人别出心裁,勇于担当,自己如今还不知是何等焦头烂额! 于是不再打趣他,顾克贞正色说道:“朝廷近日为你的封赏辩论不休,陛下一直难以定夺。你可知今日早朝发生何事?” “何事?”柳湘莲最烦这些文官卖关子,故弄玄虚,也不得不配合。 顾克贞抬眼微微向上,回忆道:“先是浙江道御史弹劾你在舟山岛招募海盗,cao练私军,擅造战舰,公然横行,显然心怀异志,宜早处断。朝堂闻之哗然。而后工科给事中弹劾柳氏工坊豢养私军,擅配火器,图谋不轨。更是火上浇油,群情汹汹。” 见他张口欲解释,顾克贞抬手止住,继续说道:“陛下圣明,只命人加以核查,却未谈如何处置。然而廷臣群起鼓噪,力主将你拘押待审。 陛下言你功劳甚巨,拘押待审非待功臣之道,不宜开此恶例。今国家多事,正是用人之际,瑕不掩瑜,便值得任用。目下虽有嫌疑,毕竟尚未审查确凿,功过须分明,该赏的还是要赏。既然你喜欢练兵,便委你协理京营戎政之职,cao练京营。” 顾克贞缓缓说完,喝茶润口,柳湘莲才解释道:“老大人,招安海盗虽是下官起意并cao办,但舟山海防千户张德顺全程参与,最后也是他提出招安之议。不费一兵一饷而海晏河清,朝廷当乐见其成才是。否则,放任他们扰乱沿海不成? 招安后自不能放任不管,总要给他们生计,下官拟建船队便是为此。此辈性情桀骜,不遵法度,不服管束,集中cao练只为磨掉他们的匪性。营中并未置办军械服装,也未大cao大办,不过是练练队列,跑跑步罢了。何谈私军? 至于工坊护卫,也是逼不得已,前来惹事之人太多,不得不防。护卫使用火器也非出师无名,他们都是武器工坊的人,顺带护卫整个工坊。倘若连自家工坊都护不住,辽东军械供应如何维持?” “你有你的道理,旁人也有旁人的看法。你若不服,大可上书辩驳。” 柳湘莲说了许多,顾克贞却全不在意,根本懒得去辨别真假。 “辩驳有何用?木已成舟矣!”柳湘莲颓然叹道。 又自说自话:“下官实在在费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