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2阳谋 (第1/2页)
见红姑当真拿了银票出去,雀儿感动的抱着黄蓁只是哭,见雀儿哭的如此可怜?心疼的黄蓁戾气滋生,阎家真拿自己当软柿子捏了?即使如此,阎家不怕死的只管请人来? 黄蓁心里明白的很,只要阎贵妃不是请了圣旨来拿自己?那就只能搞这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阴谋碰上阳谋?那就看谁的底牌多了? 自己如今被蒙古人重创未愈?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再加上自己的对朝廷的贡献。 理宗皇帝就是在昏庸也要明白,人心在自己这边,怎会在这时候对付自己呢?所以,阎家只能那这些上不了台面的来试试? 汤北臣听了红姑的话也惊得瞠目结舌?没想到红姑会兵行险着拿雀儿做饵,听说是瞒着黄蓁的才顺了口气,要是黄蓁拿雀儿做饵,汤北臣还真是不高兴了。 汤北臣质问红姑才发现端倪时,为什么不来跟他说? 红姑翻了个白眼说道:“些许小事我找你干嘛?” 汤北臣心说那你现在找我干嘛?强压下心底的不悦?心里知道红姑的身份不简单?况且事已发生,再多说无益,只叮嘱红姑日后行事不要瞒下他?黄蓁交代的事情自己会安排,送走了红姑,觉得这事情牵扯太大自己做不了主?立马给临安府去了封信。 雀儿虽然喝了安魂汤,夜里还是梦魇了,还发起了高热?夜里请了大夫来,也说是惊吓所致?开了压惊退热的药熬了起来,看着雀儿喝了药,黄蓁亲自守了雀儿一夜,谁来劝说也不听? 等到次日清早时,阿婆见黄蓁的脸色苍白眼下发青,慌得劝姑娘去休息,黄蓁只是不动弹?自己的内疚没人能明白?又险些再一次的失去了雀儿内疚。 看着雀儿退了热,黄蓁连床都许她下来?只让她好生在床上养着,又指了鸦黄服侍她,又让阿婆变着样地给雀儿做好吃的,直到雀儿一再保证她没事了,才回屋躺下。 红姑规范着家里人没事不许出去?每日老钱驾车送姑姑去铺子里巡视,有事回来商量黄蓁,眼看着就到了雀儿成亲的日子,雀儿也难得地拿起了绣花针。 阿婆不放心在一旁盯着她绣?黄蓁看她这几日脸又圆润了许多,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才放下心来。便过问起外面的事来? 红姑说通缉令是由槽帮发出的,据说跑了的那两人虽说没抓到?但听说那两人家的门口,已经被人堵的水泄不通?亲戚朋友家的住址,也被人扒了彻底。 黄蓁知道这是陈世元插手了,看来伤势好了许多?都有精神料理江湖上的风云了,于是微微一笑,确实槽帮出手,比自己出手要名正言顺? 外面顶多会说槽帮帮主冲冠一怒为红颜?若是有人算计自己的未婚妻子还能忍的?那才叫人笑话呢?而陈世元打出的理由是这些人串通蒙古人,道理上也站得住脚。 有了陈世元雷霆的出击,那些江湖门派纷纷勒令自家儿徒,不许被有心人利用,做了别人手中的刀?试问你是势力大过槽帮?还是银子多过黄蓁?这样上杆子找虐可不理智? 山不转水转,江湖门派也有生意要料理不是?落到槽帮手里一样不好受?何苦赶在风口上和陈世元过不去? 大伙都明白不过是绑架未遂?告到官府那里也就几十板子的事?如今活的赏两千两,死的却要五千两?什么意思不言而愈? 不过五六日的功夫?那两人便被自己门派的尊长砍了头颅,送到槽帮来?打的主意无非就是,与其便宜了别人,不如自己去领赏呢? 松江府牢里扣押的那两人,也莫名其妙的死在了牢里?有人来找汤北臣领赏,汤北臣通快的支付了一万两银子,至此江湖上,无人再敢打黄蓁的主意? 这样的消息落在皇城司的耳朵里,马上就报了上去,伍德一马上进了宫,这可是到手的把柄,谁知理宗皇帝听了脸色阴晴不定?好久才道了句,朕知道了。 伍德一莫名其妙地回来了?官家想抓槽帮的小辫子都快想疯了,如今自己递上把柄去,反倒没了消息? 董宋臣自然知道为什么?松江府递上的折子,还在龙案上压着呢?也就阎贵妃以为自己行事机密?如今宫里谁不知道阎贵妃偷鸡不成蚀把米?成全了黄蓁的忠义县主。 再说也不是理宗皇帝宽容?陈世元为了从蒙古人救出两万多我朝青壮劳力,如今重伤未愈还在床上躺着呢?功劳黑不提白不提的不算?贵妃还找人算计人家的未婚妻子?泥人也要有三分气性的?官家自是张不开嘴? 何况那些出事的门派还牵扯了蒙古人?真让人得了手?朝廷敕封的忠义县主,被宋人绑去了蒙古人那里领赏去?那不是打朝廷的脸吗?大宋的脸还要不要了? 而临安府这日却发生了一件大事?阎贵妃兄长阎世达,自从被理宗皇帝呵斥在家思过起,就没有出过门?阎贵妃跟皇帝求了几回情,可是都被理宗皇帝挡回去了。 理宗皇帝的想法很简单,将阎世达拘在家里胡闹,总比把脸丢到外面才好?阎世达做的恶事临安府人尽皆知?理宗皇帝想着龙案上折子里的内容,都替阎世达臊的慌?要不是看在贵妃面子上?早就叫人砍了他? 这要是再放他出来做官惹了民愤,让天下人怎么说自己? 理宗皇帝总算是难得的明白一回?可是贵妃求情被拒了的消息传回阎家后,阎世达就不满了?觉得meimei是在敷衍自己? 一日夜里被身边小厮怂恿着,背着家人溜出府来,跑到花船上和几名歌姬夜游起来。 喝的熏熏然之际出去方便,这一出去自然是再没回来?等到花船里的人酒醒过来时,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