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之桃夭_240茹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40茹素 (第2/2页)

了,自己也躺下了休息。

    一夜无事早起到了码头,红姑没有惊动家里?来接人的是是汤北臣,见过礼后,亲自护送黄蓁回去,看着黄蓁进了家门才走了,长寿要告辞回去时,被黄蓁拦住了。

    亲自打开库房找出好些药材来,有的还是当初黄蓁受伤时,陈世元送来的,包括几支上好的人参亲自交给长寿,说道:“我能帮上的有限,但愿是我想多了?”

    说着不顾长寿的脸色?便让阿婆赏了长寿,自顾自的进去,弄得长寿都不会说话了?

    黄蓁歇了两天,才打发阿婆去汤家,雀儿的婚事都推给了阿婆和汤太太商量去,又亲自上门请了汤太太,汤太太见黄蓁待她一如往昔,便欣然应下。

    而黄蓁再没提过一句陈世元来?哪怕是阿婆偶尔提起,来黄蓁也不接话?只是随着阿婆茹了素,每日菩萨面前早晚一炷香,还会独自虔诚的在菩萨面前祝祷一会。

    弄得阿婆摸不着头脑?试着劝道:“好好地怎么吃起素来?您身子还虚着呢?要不您跟之前一样,初一十五跟着茹素怎样?心到佛知,菩萨会知道的?”

    黄蓁拒绝了阿婆的好意,直沉闷的说道:“我又不是要吃一辈子的素?只是之前吃了养生汤,才知道素食的好处?鱼生痰rou生火,五谷杂粮养人气,您见那些大和尚,哪位不是红光满面的?我偶尔吃一段日子,怎么就不行了?”

    不软不硬的驳了回来?本能的让阿婆觉得不对劲?可又不能面前黄蓁?就只当她是一时新鲜,过几日吃腻了也就换回来了,于是就和临安来的厨娘商量菜谱去了。

    知道黄蓁茹了素,红姑欲言又止?想想也就随了她。

    黄蓁回来后,只去了两趟邬泥泾庄子,和大伙见了一面敲定了些琐事,就闭门不出了。

    这日汤太太派家人递了帖子,说次日要过来找黄蓁,黄蓁早起便等着汤太太。

    汤太太进来寒暄了几句,便说明了来意,原来是汤驷要成亲,汤北臣帮衬着汤驷买了处宅子,说位置离铺子不远?

    昨日问过汤驷才知道,黄蓁早已把邬泥泾的老宅收拾出来,准备给汤驷成亲用?所以汤太太上门致歉,也谢过黄蓁的好意。

    黄蓁略一思索也明白了,汤驷不同于韩鹏?家里有父母兄弟,成亲出来也是要供奉祖先的?汤驷这些年跟着自己也小有积蓄?自然是住在自己的宅子里方便?

    只是为什么没听雀儿提起?黄蓁心里纳闷嘴上不提?高兴的说道:“成家立业绵延子嗣乃人之大伦,宅子乃是首等要事?多亏了汤叔父和您想的周到?

    侄女平日里就和阿婆常说,我们雀儿是个有福的人,如今有您和汤叔父照应着她们,侄女感激不尽?”

    汤太太说道:“如今汤驷有了出息,都亏了你抬举他?我那弟妹逢人便夸说,多亏了你,儿子才有今日。”

    黄蓁也跟着谦逊了几句,汤太太便要告辞出去,原来是汤清韵的胎坐稳了,来信说要回娘家住几日,汤太太要回去准备去。

    黄蓁带人送到了门口,看着汤太太上车走了才回来。

    阿婆知道了汤太太的来意,也暗暗的替雀儿高兴,于是又想起一事来,说头两日隔壁的邻居见了阿婆,又说起买宅子的事情。

    于是黄蓁便问起了阿婆的意见?阿婆说道:“姑娘成亲后是要在临安府居住,有事回来也不过三五日的光景?留着这处宅子,放上几个人管着就是,不如将那处脱手了省心?”

    黄蓁想了两日定了下来,就喊了红姑进来商量一会,红姑就带着承影和七星出去,连着几日在老宅子里翻找?

    阿婆一日去老宅子撞见,回来纳闷的跟黄蓁说道:“红姑在老宅子,挖地三尺的不知在翻找什么?

    黄蓁一直不卖老宅子的原因?就是怕爹爹当初藏了什么东西在老宅子里,要是银子也就罢了?可若是别的要命的东西怎么办?于是才商量了红姑去烦躁。

    见阿婆疑惑便解释说道:“爹爹当时走的仓促?我年纪又小,怕爹爹有什么贵重的东西放在屋子里,免得什么也不知道就便宜了别人?”

    阿婆听了当时放心下来?拍着胸脯说道:“亏的姑娘留神,老奴怎么没想到呢?明日老奴也带人去帮忙?”

    黄蓁忙阻拦她说道:“不用您去受累?不管姑姑找不找的出来?我去了疑心便罢了,卖了老宅子也省的日后挂心,其实在黄蓁内心想的是,早晚是要去崖州岛的。

    自己是绝不甘心留下来当亡国奴的?或是被蒙古人当成猪狗来屠戮,想着前世蒙古人在江南屠戮了七十几万人还不罢休?连理宗皇帝的头骨都被蒙古大将制成了酒樽?

    后来幸亏有汉臣劝住了元太祖,问杀光了宋人谁来缴纳赋税?蒙古人才罢休,想想那情景都毛骨悚然?那时的江南几乎成了废城?鬼城?

    黄蓁想到这里便下定了决心,待父亲和母亲从藩国回到崖州岛,自己便坐着海船去与父母团聚,想着这话在成亲前还是要与陈世元说明白的?

    想到陈世元了,黄蓁黄蓁又叹了口气,拿出之前的信来做比较,黄蓁总觉得对比之后,这几封信较之前的信显得后劲不足?当时不觉得?可如今看什么都不对了?

    如今各方势力都虎视眈眈,形势也不允许自己寻上门去问?无论是自己还是陈世元?身份都很敏感?万一不是如自己所想,贸然动作坏了陈世元的事怎么办?

    (此章完结)

    祝各位阅读愉快,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收藏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