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8提醒 (第1/2页)
看着儿子的背影陈凛叹了口气,陈普见了劝道:“不能怪帮主灰心?任是谁做多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都会这样的?” 陈凛恨恨的拍了下桌子泄恨,出口说道:“我担心的从来都不是行之?我是担心赵昀那昏君又出了什么馊主意?毁了国运,害了这亿万黎民百姓。” 陈普见老帮主直呼官家的名讳吓了一跳,急忙来到门口查看,见院子里无人才放下心来。 这一夜注定会不太平?陈世元与杜相府一起从府里出来,杜相坐上马车直接去了宫里,直接叫开了宫门,让人喊来了董宋臣,附耳低语了几句。 董宋臣听了登时惊的白了脸色,不顾规矩在内苑奔跑起来?一路跑去了阎贵妃仁明殿,叫开了宫门便闯了进去,守门的内侍人才要阻拦?便被董宋臣当一脚踢翻在地。 董宋臣话不多说?直接奔到贵妃寝宫窗前,连声喊着官家,官家,奴才有要事禀告?请您快些起身,官家?您醒了没?” 被惊醒过来阎贵妃,听着董宋臣险些岔了气的动静?还不待理宗皇帝发作?便呵斥起来道:“你这奴才是疯了不成?什么事不能明日再说?” 董宋臣不理会阎贵妃的呵斥?只是连声喊着:“官家,您醒了就快些起身,奴才有要事面禀?奴才惊扰了圣驾,回头您在责罚?请您速速起身要紧。” 理宗皇帝披着衣服做起来,董宋臣的为人理宗皇帝是知道的,能让他这样冒失的恐怕不是小事?除非是天塌下来了?想到这里心里一颤,忙呵斥了阎贵妃闭嘴,起身亲自开门出来。 董宋臣亦不敢耽误?忙上前低声说了起来? 等阎贵妃穿好衣服出来,只听董宋臣说道:“杜相说这事不能张扬?杜相如今在宫门处等您回话?” 阎贵妃好奇的问了句什么事? 理宗听了也顾不得衣衫不整?急忙吩咐道:“你先去接杜相到御书房等朕,朕马上过去,董宋臣一路小跑去接杜范。” 陈世元突然间忙了起来,到了秋季帮着朝廷在各地去筹粮食。 黄蓁听着都替朝廷脸红?有事钟无艳?没事夏迎春,朝廷连体面都不顾了吗?又是连着二十几日不见人影? 要不是隔三差五吩咐人送东西过来,黄蓁都以为人失踪了?黄蓁就纳闷了?筹粮怎么还要陈世元各处去盯着?可又不好开口过问? 好在阿婆陪着黄蓁住下来,见阿婆又端着汤羹进来,黄蓁叹口了气捏捏自己的腰线,认命地接过碗来喝掉。 鄂北大捷的余温还在延续,黄蓁听说如今瓦舍茶肆的热门内容,都换成了对当今皇帝的歌功颂德,雀儿和招娣住了几日就回了松江府,临走时还依依不舍问黄蓁何时回去? 黄蓁想着和陈世元商量了再说? 如今游船到是当真有了用武之地,黄蓁索性由着红姑安排,领着阿婆她们坐着游船出来,这日又绕到武林路码头接上来娣,沿着水路便逛了起来。 这是来娣成亲后黄蓁头回见到她,之前脸上的沉郁之气早已不翼而飞,整个人神采奕奕,看着也明丽了许多,见到黄蓁有些激动,早就想要看姑娘去,可姑姑叮嘱属下说,没事不要找您去? 黄蓁看了眼对面踏上靠着的红姑,说道:“姑姑是担心有些不开眼的凑上来?过些日子就好了,韩师兄对你如何?欺负你了就告诉姑姑,让姑姑给你做主?” 来娣脸色一红说道:“姑娘放心,师兄对我很好,我与您说说铺子上的事,说着拿出账目来,与黄蓁一笔一笔说了个清楚?又说了榷场上的交易,如今盐不许交易了?连铁锅不许卖了。” 黄蓁明白跟鄂北,川蜀形势有关,眼下虽是暂时休战?可明白的人都知道,大宋和蒙古早晚有一场大战。 黄蓁募地想起来一事来,马上叮嘱来娣道:“回去就跟韩鹏还有汤宝说明白,我们的库里不许存放一两盐,一口锅,连铺子里也不许私自处理?要紧,要紧? 立即点好了数量报去官府,将进货凭证也一起奉上。” 来娣一听坐不住了?说道:“昨日韩师兄和汤宝还商量说,把库里的盐和铁锅拿出来卖掉,属下现在回去阻止还来得及?。” 黄蓁听了就吩咐船掉头回到武林路埠头,送来娣回去。 前世黄蓁回来后,听人闲话时说过这样的事,因为贩卖盐和铁,挨着榷场的好些商家都倒了霉? 硬是被皇城司扣上了通敌的帽子?还有许多地痞流氓故意去铺子里钓鱼,然后再去举报?多少人因此倾家荡产? 送走了来娣,黄蓁还是不放心?便又给老帮主和汤驷分别写了封信,跟红姑说了原委,让红姑把信给老帮主送去,红姑听了也后怕不已?忙下船送信去。 阿婆在一旁听了欲言又止?见黄蓁问了才呐呐说道:“您有事何不说与姑爷听?毕竟还没成亲?给老帮主写信是否唐突?” 黄蓁苦笑一声,这才想起阿婆不知原委?可又不知怎么解释这件事?只得说道:“这件事牵扯甚广,与老帮主说最为合适?与帮主说了,也要老帮主点头才可以落实下去?” 看阿婆满头雾水一副不解的样子?黄蓁又说道:“前线连这几年在打仗?国库早已亏空了,我捐出多少银子去您是有数的?可那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没了银子如何养军队? 士农工商,自然会有人把眼睛盯在商家的银袋子上,可罚没家产总要有个名目?如今才说了禁盐和铁?可凡在榷场交易的,谁家没有点存货呢?按着往常的惯例,自然是随手卖出去了,这些落在有心人眼里就是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