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讲古 (第2/2页)
的低头吻着黄蓁的发顶。 待黄蓁哭累了,才扶着她坐在床塌上,伸手帮她揉搓着因哭的太过用力而发麻的手指,又亲自出去提了热水,绞了帕子给黄蓁搽脸,见黄蓁羞的抬不起头来? 陈世元知道她是不好意思,哄着说:“夭夭,你在我面前尽可哭笑随心,要是连这些你都不不能肆意而为?那我来日也不配为人夫?亦不配来做你日后的依靠?” 说着陈世元喊了声进来?承影应声进来手里捧着一只碗,陈世元接过来后,便打发承影出去,黄蓁见里面盛的是鸡蛋,便要自己动手。 “小心烫到手,陈世元提醒她说,我剥了皮后你在动手,说着拿起了鸡蛋三下五除二就剥好了,用帕子垫着递给黄蓁。” 黄蓁约莫是方才出去打水时,吩咐人煮的鸡蛋。 黄蓁拿帕子垫着在眼睛周围滚动,陈世元不知在那里摸出个靶镜来放到案几上,黄蓁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哭的双眼红肿不说,妆容狼狈至极的自己,没想到自己竟也有失态的时候? 不对?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小字的?算了,不问也罢?如今姑姑和阿婆恨不得把自己打包送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真是让黄蓁不知说什么好了? 屋外的红姑紧贴着窗户,听着屋里的动静?招娣也跟贴了上去,长寿和承影几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往后退了几步? “七星不忿的嘀咕着,也太没规矩些?说着就要上前去阻止,被长寿拦了下来,问她做什么去? 姑姑那是光明正大的偷听,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偷听,老帮主拿着都没办法的人?你以为帮主不知道吗?你快别添乱了?” 两人正说着呢?就见红姑笑吟吟领着招娣娣离开了窗口,而陈世元也领着黄蓁走出门来,长寿忙迎上前去。 陈世元扫了众人一眼说道:“姑姑,我领着夭夭出去逛逛,带上承影和长寿就好,人多了打眼,您明白的?”
红姑点头说明白,我听说您这里的厨子手艺不错?您和姑娘出去到是便宜我们了,吃好了我们就去城隍庙出口处候着。 招娣心里咯噔一下,得,心说您这是不打自招啊? 帮主何时说了去城隍庙吗?看着一丝心虚也没有的姑姑?招娣不安的看了眼陈世元。” 谁知陈世元似没听出来一般?说道:“那姑姑自便就是,需要什么尽管吩咐下去,说着接过承影手里的斗篷,亲自给黄蓁披好,才带着黄蓁出门去。 黄蓁自始至终连头也没敢抬?陈世元知道她是害羞便也不说破? 待陈世元她们走远了,招娣哇了声说道:“姑姑,您看到没?姑爷对姑娘竟是这般体贴?” 红姑嘴角含笑的说道:“管他们呢?我们乐我们的,说着招呼招娣,我们再骑马跑两圈去。” 上了车后见黄蓁还有些不自在?陈世元便同她话起了家常,说松江府这几年变化有些大,前几日出去逛了逛,竟也不输于临安府的繁华? 借运河之便南北通商,以往不多见的物件,如今倒是随处可见?” 黄蓁见陈世元侃侃而谈不提方才的事?倒也自在了许多,说:“所以说隋炀帝也不是一无是处?抛开那些私德上的不堪?这运河倒是便利了两岸的民众,只可惜太心急了些。” 陈世元问道:“怎么夭夭也读史记?” 黄蓁莞尔一笑说道:“我爹爹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道理都是一样的,急火慢炖都是要看火候的?隋炀帝每年征调两百万的民工,致使耕田无人犁,对外又是四处征战?什么样的国力也经不起这样的虚耗?” 要说之前的那句读史记是玩笑话?那么现在陈世元就剩下惊喜了,要知道大宋的女子别说是读书,就是会写自己名字,将女戒上的字认全了,也是了不得的事? 要知道隋炀帝可是个有争议的皇帝,历代的史官,大儒在谈论此事时也是争的面红耳赤,恨不得捶胸顿足?至今为止都没有定论? 黄蓁一句他只是心急了,就轻描淡地盖棺落定。 “哦,陈世元视乎怕惊扰了黄蓁一般,一句心急了就得了?隋炀帝弑父杀兄罄竹难书,这些不是史官笔误吧?” 看着陈世元认真的等着她回答,黄蓁似乎有些不解?不过是闲来说古,这么执着做什么? 思索了会便清浅一笑问道:“弑父杀兄?李世民没有过嘛?竟也能与秦皇汉武齐名?莫说李渊昏庸?太子建成容不下他?本朝太祖黄袍加身时,可有指责过对柴皇后人无义? 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史官也是人,所以我说是隋炀帝急了,不过都是闲谈,您可不能笑话我?” 陈世元听父亲说过,竑太子为人眼里不揉沙子的人,身边幕僚多有劝诫?让他暂且忍下史弥远,以图将来? 奈何竑太子不屑与贼低头?最后才被人算计,弄一出临朝换君的把戏来。 苦的却是眼前的黄蓁,要不是她机灵看穿了陈长福的把戏来,如今不知落到何等境地呢?想来黄蓁没事时,也对这些往事做过几百种假设吧?” “我怎会笑话你呢?陈世元心疼地说道,我只会敬谢满天神佛让我能遇到你,没有让我错过你?” (此章完结) 历史事件都是确有其事,主人公故事是巧安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