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教诲 (第2/2页)
,才打发他去了临安,又趁着这功夫联合了汤北臣,敲定了婚事。 开始是瞒着红姑的,后来被红姑察觉出了不对劲?从绿肥嘴里套出了原委?气的红姑好几日没给雀儿好脸色,吓得雀儿绕着她走。 黄蓁叹了口气说道:“出了我这道门,那些越矩的话就不能再说了?我们就从如今说起吧,雀儿幼时命运多舛,虽说入了奴籍,但在家里和我也没差什么? 如今又与你有这样的缘分?也是老天眷顾她?我没什么要叮嘱你的?只盼着你记住方才的话,要是做不到我是不依的? 我们雀儿有名有姓还有娘家。她日后亦是汤家妇,也是你汤驷明媒聘娶的娘子,这话你认是不认?” 汤驷郑重地说道:“请姑娘放心,属下必然时时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姑娘且看以后就是。” 黄蓁说道:“好,君子一诺,驷马难追,我总是盼着你们好的,既是定了亲,你住在家里就不方便了,让老钱送你去庄子里,成亲前你就住在乌泥泾那里。 至于新房你要是暂时没有安排,我之前住的老宅子收拾出来,给你们先住着,如何?” 汤驷感激地说道:“属下多谢姑娘帮着周全?这可是解了属下的燃眉之急?说着对黄蓁抱拳致礼,又说了几句生意上的事,才告退出去。” 雀儿此时正绞尽脑汁地讨好阿婆?阿婆往东她就往东,阿婆去西边她就往西边,跟屁虫一般。 阿婆目不斜视跟看不见她一般?自红姑甩了脸子后?阿婆就没给过雀儿好脸色? 雀儿努着嘴,一不留神撞在了阿婆的背后,阿婆叹了口气说她:“你跟着我什么?你如今人大主意也大了,眼里都没了人了?不必围着我转?” 雀儿眼睛一转,索性不管不顾地抱住阿婆:“怎会就没人呢?我如今满眼都是您老人家呢?是您主意大了好不好?多少天了?你还揪着不放?
您今日再这样闹?就什么都不必做了?我们就耗在屋子里不必出去了?说着就抱住阿婆不放地耍赖。” 阿婆又好气又好笑用力地拍了她几下,骂她道:“你的脸皮呢?亏你说得出口,还什也不做?你的事定下来就不管姑娘了?明日是姑娘及笄礼,我陪你耗在屋子里像什么话?” “那您到底要怎么样嘛?不然我出去先假意退了亲事?让你出口气好不好?” 阿婆听了雀儿的话被气笑了:“还假意退亲?瞧把你能的?” 雀儿又说道:“反正您没说清楚我就不放开您?到底是为了什么这般不依不饶的?” 阿婆拍了下雀儿道:“到现在你也不知哪里错了?” 雀儿见问松开了阿婆,说道:“我知道的?不是都说了吗?瞒着您和姑娘,是为了等姑娘有了着落?再提我的事吗?” 阿婆在心底叹了口气,果然还是不明白的?家里没有当家主母就是不一样?遂拉着懵懂的雀儿坐下。 阿婆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的想法到是好的,可是你瞒住了嘛?不说家里有多少双眼睛看着?外面能保住不被人知道吗?” 雀儿眨眨眼睛,不明所以地问道:“知道不知到的又如何?跟外人什么关系?” 阿婆耐下性子说道:“这件事情往小了说,是你和汤驷私相授受,闹出来被人闲言碎语几句?有姑娘为你做主,面子上倒也不会太难看? 可是世人尊崇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汤家人多口杂,背后如何议论你,姑娘能挡住吗?女子在夫家能立足,除了为夫家绵延子嗣,还要有个好名声不是? 不然是要连累子女跟着受过的?人言如刀你听过没?” 听了阿婆的话雀儿若有所思点点头,说道:“所以姑娘才会在第一时间支走汤驷,怕亲事没定下来之前,汤爷贸然提起此事?他不留神在家人面前漏了痕迹,影响了我的名声?” “还没糊涂到家,阿婆见雀儿想到了根节上,心底暗自点头,说道:”可不就是如此?等汤驷回来已经是尘埃落定,对外说由汤爷保的媒,亲自求到姑娘跟前? 汤爷见你伶俐,就为自己的侄儿一力求娶你,姑娘又为你除了籍,汤家只有捧着你过日子的?日后但凡有人说出什么来?也是没人信的?你明白了没有?” 雀儿点点头说道:“只是为了我又让姑娘出去求人?我心里怪不自在的?早知弄成如今这般,不如当初听汤驷的话让他上门来求娶?不过我还是要等到姑娘有了着落才出门子。” “又说糊涂话?阿婆嗔道,定了亲的人说这样的话?不是让人埋怨姑娘耽误人家好事?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再出口了,免得让人嚼舌头,听见没?” 雀儿恹恹地嗯了声,阿婆想想还是要敲打敲打她,遂说道:“以后遇到事情要在心里多思量几番?方才我只说了此事对你的影响,可你想过没有?这事情漏出来,对姑娘有什么不好的?” 雀儿啊了声问:“又跟姑娘有什么相干?” (此章完结·) 收藏推荐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