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9西湖 (第1/2页)
正统的杭帮菜清淡适中,因令时鲜,凉菜水八仙攒盒,热菜西湖醋鱼,东坡rou,龙井虾仁,笋干老鸭煲,八宝豆腐等等,还有一坛陈年的女儿红。 黄蓁看着说道:“最难得是这坛子女儿红?都来尝尝。” 来娣说道:“属下可真是长了见识,这哪里是吃的呢?摆得跟朵花似的?让人不忍心下箸,入嘴里的东西费这样大的心思,怕是要花费不少银子?” 黄蓁介绍说道:“听爹爹说,杭帮菜分湖上和城厢两个流派?浓淡相宜,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先以视觉上拔得头筹,而松江府菜系讲的是浓油赤酱。 先考虑的是入口那一瞬间迸发的味觉,出发点虽不在一处?但胜在各有千秋?不必被它的卖相所拘束,动筷子就是。” 招娣也凑趣的说道:“就是嘛,我正要磨刀霍霍的举筷,可听jiejie这么以说,都不知道该不该吃了?” 黄蓁一口水刚好含在嘴里,听了招娣的话,险些些喷了出来,还磨刀霍霍,当这里是屠宰场吗? 几人坐在船头,见了有趣景致就停下来欣赏会,走走停停,时不时地有三五游船越过她们的船去,出来夜游的人还真不少?黄蓁感叹着。 船娘在旁介绍说道:“夜游西湖外乡的游客占了六成,几位今夜在船上歇好了,明日可接着欣赏西湖白日的景致,说着便一一介绍起西湖十出闻名的景致来。” 船娘口若悬河,硬生生地把这些景致说活了?什么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巷观鱼,雷峰夕照等等?几个人听得身临其境,恨不得马上就去领略一番? 招娣不由地问道:“你只说了白日的景致,那夜里可有什么好的景致?你也说来听听?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角子,抛了过去。” 船娘忙不迭地接住了,连声的道谢,态度越发地殷勤起来。 黄蓁含笑地看着招娣,暗许她做得周全? 船娘说道:“小姑娘您别急?您看到这些船去的方向没?他们奔的都是一个方向,您听过三潭印月没有? 招娣下意识地摇头,船娘得意地炫耀的说:“那可是苏轼苏大官人奉旨督建而成的,如今成了咱这临安府千古难寻的一景,连官家都微服出来看过。” 黄蓁心里一动探寻地问道:“你说的可是号称小瀛洲上的三潭印月?” 船娘点头说道:“原来姑娘知道那处?” 招娣听着好像很厉害的样子?遂问道:“什么是三潭印月?也值得官家来看?” 见招娣问黄蓁便曼声诵道:“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说的便是这处景致?” “这些书上也有不成?招娣惊叹道,黄蓁看她抖精灵的样子,照着脑门拍了下,一会就能见到,说穿多没意思?” 这还是爹爹讲给自己听的,还许诺日后带她来看,如今想起来还言犹在耳,怎奈物是人非? 船娘见招娣抻着头向外看去,便安慰道:“别看那些船跑到了头里,去得早些也是在那里干等着?哪如咱们这般,一路看着风景地过去。 待到月上中天时间刚好,我们的船将将赶到小瀛洲,围绕着小瀛洲附近,或远或近停留着几十条船。 三个石塔在月光下犹显得亭亭玉立,灯光从石塔孔中透出来,宛如一轮轮明月倒映在湖中,而此时皓月当空,月影,灯影,塔影和湖中影交相呼应。 凭空多出来的月影,耀得这片湖中天地恍若白昼一般,周围也发出轰鸣的叫好声。 光顾着眼前的精致,不知何时周围多了几条游船?有人趁着酒意诗性大发,也另外船上人随声附和,一时间热闹了起来。 招娣也忘情的探出身子,想要数得更仔细些,来娣拿了披风给黄蓁系上,道是:“湖上风凉,姑娘要是觉得还冷,属下陪您进去看如何?” 黄蓁知道来娣历来沉稳谨慎,这是怕人多眼杂,冲撞了自己,才借着披风说事,心里感念她的悉心照顾。 “难得出来游玩,你也跟着松散些,大家都盯着湖里的月亮,在外面略坐一会无妨,红姑听见了也说,有我在呢怕什么?顽你的,不必cao心姑娘?” 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来娣到底不放心,叫了船娘吩咐几句,一会功夫,游船慢慢动了起来,又换了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停下。 红姑跟黄蓁相视一笑,招娣趴在船舷上埋怨,好好地又动弹做什么?刚刚数好的又乱了。 黄蓁温声说道:“快帮她数数去,不然把自己绕进去了都不知道?才是笔糊涂账呢?来娣听了才过去。” 红姑笑问:“姑娘怎不去数数?” 黄蓁扫了眼掰着指头算数的招娣,俏皮一笑道:“我怕扰了招娣的神算,待她数得清楚明白,我再过去数。” 红姑看了眼招娣也忍不住发笑?平日里瞧着挺伶俐的,一遇到数术,就掰不开手指,真是各精一窍,百人百样无有雷同。 招娣居然还能分心两用,听了黄蓁说她的话,回道:“才不是姑娘说的那样?属下是要细细推敲,看最后一个月亮到底藏在了那里? 回去后才能说与雀儿她们听,每处都记在心里,每个月亮的出处也记明白,再说起时家里人才能听明白我说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