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卷 西游前奏_第二十七章 佛门退,儒门立 (第2/2页)
出地府,还请老师恕罪。” 玄天笑道:“此事无妨,那地藏在山乃是天定,合该有他入地府,尔等能做到这个份儿上也是可以了,待下一量劫到来之时再与他们计较便是。” 顿了顿,玄天又道:“佛门大兴乃是天定,本来我还不打算找他们麻烦的,谁知道他们倒先来找我麻烦来了,哼哼,如此简单就退去了么?” 下面弟子听的有些糊涂,只有仓颉此时面色带着明悟的感觉。 玄天笑道:“仓颉。” “弟子在。”仓颉听玄天叫他,赶紧应声道。 玄天笑道:“前番让你随那老君于函关之外化佛,你可有甚收获?” 仓颉点头道:“当老师曾言:道祖鸿钧当化天道时,曾说大道三千,条条可达至境,而后又在各自成道之机的指引下,太上老君人教清净无为、元始天尊阐教阐扬光大、通天教主截教破而后立、接引准提二人之佛教西方极乐。做为道祖门人的五圣,自是各自对天道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顿了顿,又道:“原始天尊阐教阐扬光大事事遵循天道,却是毫无自己见解;通天教主截教破而后立,要截天道下运行的那一丝空隙,却不免走上偏激;接引准提二人的西方佛教西方极乐,自我封闭,如何大兴于世?太上老君为道祖鸿钧首徒,有一气化三清之功,最为接近道祖天道,道是清净无为,实则承认天道之下的各发展规律,优胜劣汰,维护天道运转不息,然每人先天出生不一,若任由其弱强食,岂不是无那众生后天努力之功?” 仓颉笑了笑,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师此话当真在理。那释迦牟尼所立小乘佛教,意在‘修己渡人’,此理实乃当世第一大教,只是此法虽好,却未免太过理想化,不现实,天道之下,有光才有暗,佛教理法虽好,却未免太过霸道,如今释迦牟尼又入大乘佛教,以‘极乐’为主,自然不符合原来的境界,是顾,佛门虽然能大兴一时,却不能长久于世。” “每人之命运安排虽是天定,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每个人的成就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的!” “而佛门虽然‘渡人’,但实际目的却是为了‘修己’,靠他人相助而来,却不是最真实的,总是虚幻的,是故,弟子以此为悟,并结合几教教义精华,决心创立这教化世人后天努力之道,决定每个人一生之成就者,在先天资质外,当还有后天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九者也!” 仓颉顿了下,又道:“仁者人、义者正气、礼者有德、智者聪敏、信者无妄、恕者宽容、忠者老实、孝乃是为人行事之基础!有此九项美德教化世人,当使洪荒万民修养,奋发图强,从而达到先天资质与后天教养一体,天人合一也!” 一旁三个弟子听的惊诧不已,不想这仓颉默默无闻的,今却突然道出如此大的道理,并且还有如此大的志向,一时间,众人不想那以后所有后天众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自强不息的画面。 玄天满眼欣慰,道:你有此大怀,大志愿,实在乃洪荒万民之幸也!好!好!好!仓颉却是朝玄天一拜道:弟子乃受老师提点大恩而悟得此人族教化之大道,还请老师为弟子之道而起名!玄天笑道:仁德之风曰儒、浩然义气曰儒,汝之教化大道,便称之曰儒怎样?仓颉拜谢道:“多谢老师。” 说罢,仓颉起,面向洪荒,取出一笔一尺,朗声道:“大道三千,条条可达至境!今吾蓬莱岛盘古玄天圣人座下弟子仓颉,为行那教化万民之举,特建立儒家学派,以吾手执秋轮回笔施学教化,以吾手执乾坤尺施戒明理,世世代代为我儒家学派之圣器!” 一时间,仓颉之声传遍整个洪荒任何一个角落,洪荒万民顿时向东海蓬莱岛方向拜跪,口称文祖先师大德,此时,天空忽降下一大片七彩功德霞云,照亮了整个洪荒,仓颉头顶显了半亩庆云,云光清亮如水,中有三朵莲花,分黑白青三色,黑莲已开,上坐一人,那七彩功德霞云缓缓落入仓颉头顶,随着功德霞云的灌入,那白莲缓缓盛开,直至开满之中,忽然自上跳下一人,着青布袍衣,正是那后世所称“儒衫”,仓颉将手中秋轮回笔与那乾坤尺往他一抛,那人接过,面向洪荒道:“吾当为孔丘,执儒家教化之礼。” 顿时,天空上剩下的功德霞云纷纷投入那秋轮回笔与那乾坤尺之内,直至吸光之后,只见二物之上一阵金光闪铄,待过之后,秋轮回笔因功德之助已提升到三十八重制,乃是少有的功德之物,而乾坤尺因功德之助,原本三十重制已提升到了三十三重制。 待功德吸收过后,那“孔丘”便直直往下界四大部洲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