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人族崛起,巫妖争战_第八十四章 大禹继位,九州神鼎 (第2/2页)
自然在朝中极力打压两教余孽,在民间中也是打压,又重用九黎部落中人,直叫阐截二教辛苦百年的基业全给毁了,一棒打回解放前,现在传个道也要小心翼翼的,免得被人发现,到时候安个什么罪名,便是修士也不好动手,免得到时候被大禹整个名气臭不可闻,普通人族自是相信政府的,到时候莫说自己,连教派名声也被整臭了。 大禹有野心,且野心不小,三皇五帝俱是天定,只是三皇功德最大,禅位后才能得享尊位,人教不倒,便永生不灭。五帝没这个福分,虽有功德,却不足以达到三皇的地步,前几位人皇当中,除了颛顼借五帝功德修成仙道以外,其他三帝皆是死后轮回,虽然那功德足够他们享用不尽的轮回福贵,却终究入不得仙道,一介凡人,在修士眼中就是一蝼蚁之,大禹不甘,自是不肯如此,所以一心想要超脱轮回,一举达到三皇的地位,甚至,是那无上的圣人之位。 大禹耗时三十年,上至西昆仑星宿海九顶玄女峰开得十万年不化的玄晶石,下至西荒东沧之海数千里之下的紫清晶矿,后机缘之下得到天外奇矿,又令人采首山铜,引地底毒火焚烧,铸造九鼎,功成之,天有异象。 人族驻地广场之上,万民涌动,大禹从九黎部落中选出巫人一千八百人围住九鼎,命其将自精血放出流入九鼎中,九鼎乃冀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豫鼎、梁鼎、雍鼎。 此九鼎之上各显露一奇像,是为祖龙之九子之样,龙好,祖龙亦是如此,生有九子,却无一是龙,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睚眦,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嘲风,平生好险,今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霸下,又名XX,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狴犴,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屃,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吻,又名鸱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这九鼎之中之所以呈现九子模样,却是玄天的意思。龙族地位尴尬,若是任由发展,以后怕是几个圣人和天庭都要打其主意,四海气运归玄天所掌,自然不会这么甘心将其分出去,此外,这九鼎他还有其他用处,自然得弄得好一点,将龙族与人族在一起,好歹也让龙族安全一点。 那巫人精血源源不断的流入九鼎之中,大禹赤坐在九鼎中央,以浑火光,将他的体烧化过去,只露出一幅金光凛凛的骨架,随后九鼎散发出一阵七彩霞光,天空中只见万千信仰之光汇集于此,被源源不断的吸入九鼎之中,九鼎要将这信仰之光吸入完全,大禹便要以这万民人族信仰所含的巫族精血重铸,炼成不死不灭的金刚不坏之,一举达到三皇的地步。 大禹笑看着九鼎气势越来越浓,眼神中有种说不出的狂喜,就在信仰之光被吸收完全的时候,大禹上去燃起更熊的火焰,进一步锤炼他的崩架,只待那巫人精血补充完全便可重铸了。 眼看就要成功,天边集来乌云,云中电光四,隐有滚滚雷声,一道电光降下,将那一千八百名巫人尽皆击毙,九鼎也受到震动,腾空而起,四散入洪荒当中,大禹大惊,没想到功亏一篑,自**不在,虽有心阻止,但此时的他却毫无能力,且自都还难保,却是他未能炼就仙道,不存,自然消亡。 却是三清圣人施的手段,大禹阻他们传道,先前是因为他人皇之杀不得他,现在趁他炼化之后,将那巫人击毙,九鼎震飞,大禹凡人之,**不存,自然活不了,可怜大禹机关算尽,却还是死在圣人手中。 九鼎集了人皇功德信仰在内,于人族可镇压气运,被发派到天地间落入洪荒地脉中去了。 大禹死后,由于死的突然,帝位未有遗命,而朝中人多推崇大禹之子启,启便顺理成章的登上帝位。启继位后,立国号为夏,开始了家天下的统治王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