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许充不许赖 (第2/2页)
主人,我们的主公宁远伯,乃是天神选中的人物,你们只要忠实的追随他,按照他的意图去工作,就会有好日子过! “我们的面前,有卑劣无耻为富不仁土著富豪,我们的手里也有坚甲利兵,我们的耳边,有城市贫民的悲泣。当我用这些不义之财救济贫民的时候,却一时贪婪拿走了一小部分。可与此同时,千百万贫民得救了。我现在还在想,如果我没有拿走那么一点东西,那些贫民的命运会是什么。” 在派人给父亲和家中的母亲、姨娘、兄弟姐妹们送去战利品的同时,李华宣在写给父亲的家书之中要求父亲允许他到扶桑再行招募一万志愿兵,所需的粮饷可以从缴获的战利品之中列支。 为了能够做到以夷制夷的目的,华宣还要求父亲拨付一万人的武器盔甲来,他要在这一带招募土兵。利用他们熟悉地理民情,适应地形气候的特点,加强对这一带的控制力。 招募扶桑兵来弹压地方,冲锋陷阵,这一点左天鹏和三侄子李华宣的意见是一样的,一来,照着左天鹏的看法,此地兵势孱弱如此,看来需要重兵驻守才可。而那些来自扶桑的兵员,则是最好的人选。 但是,对于李华宣要在当地招募一万人编练土兵的做法,左天鹏便有些敬谢不敏了,原因嘛,刚才已经说了,他认为这里的兵不适合上阵。太过于柔弱了。 而李华宣却是另外一个看法。“天叔,我看未必,民弱则惧怕长官,只要严格训练,官长督阵,反而更易使用。“ “有了这一万扶桑兵弹压地面,再招募一万土兵征讨那些心怀不轨的土王,我们便可以将原先借用的五千扶桑兵还给冈萨雷斯那厮,这厮几次三番的写信来,要求我们把那些扶桑兵还给他,用于他的复国大业。” 这叔侄二人表示了一番对冈萨雷斯不停的上门催讨行为小家子气的鄙视,却似乎当真忘记了,这五千扶桑兵似乎确实是以葡萄牙复*的名义在日本由荷兰人征召雇佣的,只不过在向西转运过程之中,被他们叔侄俩留下来暂时用于孟加拉的战事。 看来刘备借荆州的事情,到处都有,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发了一会牢sao之后,叔侄二位的意见算是统一了。左天鹏去打点兵马,检查伤亡,补齐消耗的人员物资。准备领着这五千扶桑兵往果阿方向去与冈萨雷斯汇合,做他复*之中的一大助力。 命人将充作军饷的战利品和公文、家书等物快船运往顺化后。叔侄二人便开始对孟加拉和周边地区进行精耕细作。 随着大批商人的到来,李华宣命人将军队之中的俘虏挑选出一些忠诚老实有家人的,为商队充作向导,同时发了公文给各处土王,命他们做好准备与宁远伯府的商人展开贸易活动。
大量的精盐布匹砂糖丝绸瓷器刀剑盔甲火药等物,被商人们运到了孟加拉,很是严格的按照之前李华宣与土王领主们的约定,向各处的土王缴纳了值百抽五的关税。然后通过商路往各处贩卖。 收钱收的眉开眼笑的土王们,为了自己的聚宝盆,同时也为了巴结新主子,少不得一面派出军队护送,一面大肆的开辟新的销路。 于是,原本是食盐输出地的宗嘎,悄悄的变成了食盐的集散地。 同时充斥在宗嘎街头的,还有大量的稻米、丝绸、布匹、砂糖、刀剑、铜器等等,如同磁力强劲的吸铁石,吸引着顿珠们的眼睛。 同那摆在街头摊子上的精盐相比。顿珠们从藏北地区盐湖之中采来的天然盐巴,就如同大博学珍宝智者和一个朗生站在一起的感觉。 (哦,朗生遇到大博学珍宝智者。还敢站着吗?不早就磕长头了?比跪舔还厉害些。) 而他们从阿里地区辗转运来的黄麻、从准噶尔部手中换来的玉石,也被从南方来的黄麻、玉石打得一败涂地。 从准噶尔部运来的黄麻自然不是黄麻的主产区孟加拉所出产的对手,无论是从质量、品相还是价格,都无法与孟加拉黄麻相对抗,更何况,孟加拉黄麻的数量实在是太可怕了。 而出自和田的玉石,则是被缅甸来的玉石翡翠击溃。 看着满街的好东西,再看看堆在货栈里自己千辛万苦运来的盐巴、黄麻和玉石,顿珠和桑杰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货栈的老板洛桑含笑送走了几个来自于不丹的商人之后。转过身来帮助这几个老朋友来解决难题。 “怎么样,我的老朋友们。街上那些好东西都看到了?如果不想去街上和小商小贩们讨价还价,我这店里也有来自于南方的商人。刚才那几个来自于不丹,信仰白教的商人,也是我的好朋友。他们手中也有不少精盐、稻米、砂糖丝绸布匹刀剑等好东西。” 作为已经开始在乌斯藏占据主导地位的黄教信徒,自然不会对信仰白教的人太感冒,顿珠们只是哼了一声,表示鄙视。 “诶!人家白教如今可是很有些好处!” 在不丹占据统治地位的正是白教的帕竹派。作为白教四大分支之一的帕竹派,自从当年帕竹派领袖阿旺纳姆伽尔,在危机时刻审时度势,毅然带领帕竹(竺巴)派信徒远走不丹。由于阿旺纳姆伽尔修得一身好佛,又有神符四脚神龙做护驾,因而所到不丹之处,无不归顺于其旗下。于是乎白教便在不丹扎下根来,成为了这边号称雷电之地的主宰。 但是,白教信徒如何如此神气?却是令人费解。 “人家现在说自己是唐宋遗民后裔!”洛桑一句话,更是令顿珠们费解。看那几个家伙的样子,不论是外貌、骨骼,服色,发式,有哪一点像是来自中原的汉人? 洛桑狠狠的喝了一口热热的酥油茶,开始为众人讲述这其中的奥妙。 “南方来的汉人,管理事务的三公子有一个规矩,唤作许充不许赖。意思是说你可以冒充汉人,但是你不能混赖说你不是汉人。这群不丹的白教信众便是钻了这个空子。” 白教帕竹派,与年楚河谷的众多庄园主,特别是竹巴甲热关系十分密切。而这个家支,按照他们的家谱流传,据说可以上溯到文成公主进藏,而他们的老祖先便是护卫文成公主车驾的两个金甲武士之一。 如此七弯八绕的,在不丹的白教帕竹派,便堂而皇之的享受到了唐宋遗民后裔的待遇。 这一下,便是捅了马蜂窝,试问,从唐代到北宋金元,吐蕃与中原之间的战争或者是和亲朝贡还少了?要是这么混赖都可以的话,只怕藏北草原上的一个牧民都可以说他们家有李世民的血脉流传。 满怀着对不丹白教信众的羡慕嫉妒恨,顿珠们却也一时无可奈何,总不能立刻回家去翻家谱吧? “我们的那些货?” “照我说,连牦牛带驮羊,全都卖了!牦牛和驮羊比你们的那些盐巴可是值钱多了!然后,把他们都换成稻米精盐砂糖什么的,我再帮你找个驼队,你们沿途回家去时,便可以一路卖掉些货物,再换回牛羊就是了!” 千恩万谢的感谢了洛桑的主意,顿珠们又拜托洛桑帮助去寻个买主。 只是,顿珠们有些疑惑,白教众人如此嚣张,依仗汉人的势力招摇过市,难道固始汗和两位佛爷便不知道吗? 佛爷和固始汗应该都是有大智慧大神通的啊!(未完待续) 如果有书友打不开..,可以尝试访问备用域名:.zwku.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