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在下有一弟子名唤郑森 (第2/2页)
。 “那我们该怎么办?!连鞑子都被他打得大败,我们手中的钱财又远不及他多!难道要我等招集护院家丁商号护卫庄子里的佃户,去到海上跟他的水师拼命,来个葬身鱼腹?” 一个身上有着举人功名的大茶商绝望的叫喊着。 “吴年兄。稍安勿躁!” 钱谦益示意这位茶商坐下,与同桌的几位长者交换了一下眼神,继续进行着他的演讲。 “我江南众人,也不是一无是处!他有坚船利炮,我有公道人心!钱某不才,也曾经被阉党列为东林点将录上之人!如今我东林诸同仁虽然年老,然长江后浪推前浪,复社诸位才俊亦是一时人杰!” 商人们似乎明白了钱谦益的意图,要利用东林、复社这张看不见摸不着的人际关系网络来对付李守汉的南粤军! “钱某因为薄有虚名,各处青年才俊便以师礼相待。诸多弟子之中,钱某最为看好的不过两人!” “钱侍郎,那两位才俊能够入得老兄的法眼?” “一位,便是当日在秦淮河上与钱某一道怒斥权jianian的侯方域侯公子,此人大名,列位想来已经知晓。” “另一位,诸位便不太知道。” “那是何方神圣?” “此位小友,老实说,钱某也是只同他书信往还,神交已久。此人愿意拜在钱某门下,如今算是我的记名弟子之一。” “何人?” “福建南安,郑森。此子去岁便考中秀才,又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如今算是贡生身份!” “咿!区区一个贡生?!当得了什么大用?!” “就是!这样的生员,只怕还没有秦淮河上的王八多!值得什么?” 几个人对钱大才子对郑森的如此重视表示很是不屑。 “慢来!慢来!” 倒是那位赵姓茶商眼睛里满是喜悦兴奋的光芒,“钱兄说的可是福建总兵郑芝龙之子,南安郑森?” “不错!正是此子!” 听得有人识货,钱谦益立刻面带傲然,用得意的眼神扫视了一番眼前这群只认得银子、"biaozi"、园子、兔子的同社之人。 “赵兄,莫非你与此人熟识?” “熟识倒是说不上,只不过,在下贩运茶叶,经常往来于八闽之地。耳边经常听得有人议论郑芝龙此人。此人原本是海上生涯。在熊文灿手中招抚之后,先后击破刘香,又与荷兰红毛夷人大战于料罗湾,后又剿灭福建各处反贼山匪甚多,屡次为朝廷立下大功。如今已经是福建总兵。麾下兵马船只甚多,声势浩大。”
“据说,此人如今依旧以海上行商贩运所得养活麾下兵马船炮,所部兵士数万,船只数千。” “在下在浙江也曾经听人说起,郑氏船队往扶桑贸易获利之多。远非我等想象!” “可是,在下的几位山西相与也曾经提起过,郑氏与南中李家往来关系之密切,关系之融洽,远非我等能想象。单是每年郑氏从南中所购买之军器、精铁、粮食、油盐等物转手卖与山西商人所获之利,便至少有数百万银元之多!钱大人提起郑芝龙之子。莫非要请郑家出来代为说项?” 在场众人一时间纷纷就郑森这个人和他身后的郑芝龙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花厅上热闹非凡,声音几乎压下去了对面几个旦角的唱腔。 “莫要如此失态!且听牧斋讲!” 长者中有人声制止,顿时间令花厅上安静了下来。 钱谦益心中一阵意得志满,仿佛当年争夺内阁辅失败的缺憾今日这个场合弥补回来了,“若是办好此事,何愁不能起复。便是入阁拜相,也是意料之中之事!” 明末的商人,其实就是官商,很多族中子弟做宫不说,又哪家没有大势力支持?商人家族出身的人,甚至有做到内阁辅的。 他们也向来骄横怪了,不论文官武将,想找他们麻烦的,小则只需一罢市,这些官将往往丢官弃爵。大则他们后台出动,弹劾如云,那些官将,一样是丢官弃爵。 更何况,之前的东林、眼下的复社。便是他们用来左右政治格局的工具,若是能够令江南的这些商人、富豪家族们利益得到了维护和满足,区区一个入阁拜相,又有何难哉?! “列位前辈,各位社友、同年。在下仔细研讨李某这个官职差事,始终觉得其中有些蹊跷,但又一时间想不起其中关窍在何处。突然间想起,如今内阁杨大人也是在留都为官多年,江南各地颇多亲朋故旧,以杨阁部之品德,岂能不念旧?岂能不回护?” “想到了这点,在下边如拨云见日,顿时开朗!李某之官职、差使、爵位,无一处不是朝中大佬们为了羁縻他而设下的陷阱!” “牧斋公何出此言?” “在下愿闻其详!” “其一,此獠之爵位,宁远伯,以国朝制度,封宁远伯,宁远便是他的食邑所在。可是那里如今又是关宁军的重地,试问,他是去就封地呢,还是不去?不管他去还是不去,关宁军,前仇旧恨,早已经视他为眼中钉,恨不得早日去除而后快!” 济南战役,守汉指挥所部击溃两白旗,将原关宁军组成的包衣牛录杀得干干净净的事情,虽然没有正式行文于邸报,但是早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而且还将祖家的重要将领祖宽军前正法,以关宁军和辽西将门那种心胸,如何能不恨李守汉? 想到了此处,花厅上的气氛顿时欢乐了许多,原来这个家伙虽然实力雄厚,但是仇人更多,若是我们将他的仇人都联合起来,何愁不能把他赶回南中老巢去?! “其二,便是他的这件统管闽粤南直隶海防兼理海上缉私的差事!各位,广东广西海面已经是他李守汉的禁脔,我们且不去管它!可是毗邻的福建海面呢?那里可是在下方才提起的郑芝龙的衣食军饷来源!可以这么说,福建最大的海商,便是郑芝龙这位福建总兵!列位想想看,一旦郑芝龙接到了李某以三省海防兼理缉私差使的名义去的公文,令他不得再行海上私商之事,郑某如何养活他部下数万人马?郑某岂能善罢甘休?!” “以杨阁部对世事之洞明,给李某所定的爵位、差事,实际上是为他在南北两地各自寻了一个对头!” “牧斋兄,你就只管说,咱们这些人应该怎么办?” “就是!你可是阉党们定的咱们东林这些人中的天巧星浪子燕青!这出谋划策的事情,还要你多偏劳一下才是!” “在下这个法子,说起来很简单。便是令李某成为天下人眼中的独夫民贼!天下人共讨之!” 江浙一带的东林一系麾下财团,虽然和那些晋商们有着竟争关系,但是因为北方需要的粮食,盐巴,铁料,茶叶等可以为晋商带来暴利的物资,需要从南方输入,所以那些晋商们,与许多江南,广东各处的财团们,互为竟争对手同时,又存在合作关系,可谓同气连枝,互为声援。在“与民争利”这一点上,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只要稍加拨弄一下,李守汉立刻就是与全天下的利益集团作对!而且他们已经行动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