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疫病 移民 (第1/2页)
..有了这样的硬件条件和管理制度卫生习惯,疫病还能够如此蔓延爆发,看来此次的病症来势凶猛。 李华梅、李华宇二人不敢耽搁,立刻将用米醋熏蒸过的掩口巾带好,询问来迎接他们的官吏。 “我家父帅现在何处?我们能否前往?”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这是守汉教育子女的一条规矩,二人身为长子、长女自然是对这条规矩知道的很清楚。 “大将军此刻应该正在议事厅,同各司各方衙门的大人们议论两广平乱之事,日前接到陈大人急报,有英格兰人商船炮击虎门炮台,引得广东省城及周边城垣动荡不安。眼下广东各处官军的陆营和水师纷纷朝虎门一带开进,防备英格兰人进犯,各处的乱匪本来已经蛰伏,见有英格兰人生事,官军调防之举便又有蠢蠢欲动之态势!各处剿贼兵力顿时便显得捉襟见肘,大将军正在考虑是否增调人马往广东去。大小姐和大少爷可以先行回内宅去,想来大将军处理完公事自然会回内宅去的。” 二人听了这话,自然不敢怠慢,风风火火的回到了王府。王府的门楣上用白纱妆点,正中间扎了两朵硕大的白花。 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议事厅的大门、窗户被执事人等向外打开,使得空气能够流通,让室内的人们感觉凉爽些。透过门窗的空隙,姐弟两个看见父亲守汉正在高踞在交椅之上,听得手下的人们在热烈的争论着什么。 站立在议事厅外的近卫营士兵和守汉的亲兵们,见是华梅和华宇过来,虽然没有拦阻,但也没有放他们进议事厅的意思。 “大公子,大小姐,主公有军令吩咐。若是徐统领和李沛霆李总办、林文丙林副总办到此,请立即入内议事。” 见不是戏,二人自然不会去在这个时候去触李守汉的霉头。 沿着由昔日银安殿改成的议事厅两旁的甬路。姐弟两个人飞也似的冲进了内宅之中。 “阿娘!阿娘!” 回到了家中的李华梅和李华宇,立刻又变成了两个小孩子。 “哎呦!二位小祖宗!”迎面正撞见盐梅儿的心腹人蔡婆子。老婆子已经是两鬓见了银白,却是精神不减,领着十几个丫鬟婆子向外走来,与华梅走了个正着。 “蔡婆婆好!” “蔡婆婆,两月不见,您老的身体还是这么健旺!” 李华宇和李华梅也是一半是出于真心,一半是客套敷衍。好是一顿甜言蜜语的朝着蔡婆子进行了一番轰炸。 没法子,如今的南中将军府也算是门排画戟户列簪缨的高门大户,很多之前没有的规矩和排场都生了出来,像蔡婆子这样有体面有身份。手中掌握着一定权力的佣人和奴才们,便是李华梅和李华宇这样的少主子见了也要好好的攀谈几句,客套一番。 “蔡婆婆,我和弟弟从耽罗回来,别的都没想起给您带。就带了几根朝鲜王送来的高丽人参,还有几盒珍珠,您拿去炖汤喝最是补养精神不过。” “对,阿姐说,珍珠用处更多。可惜我愚钝,很多用处都忘记了。” 姐弟两个一唱一和一搭一档的,犹如苏州评弹的说书先生一样,将蔡婆子说的心花怒放。 “好了我的二位小爷!你们都是老婆子一手带大的!你们那点小心思老婆子还能不知道?好了,都是你们的一番好心,从那极北苦寒之地给老婆子我捎东西回来,便是带着一捆柴草回来,老婆子也是心里暖和的!何况是人参和珍珠?!” 花花轿子人抬人,年老成精的蔡婆子,也要把面子十足的还给二位少主子。 “蔡婆婆,府里这些日子,出了什么事情?” 华梅就门口悬挂着的白花向蔡婆婆询问详情。 “你们先去照着夫人的意思去准备东西,到各处去传夫人的话。”很是威严的将身旁的婆子和大丫头们打发掉,蔡婆婆左右望望,这才向华梅和华宇姐弟俩讲说起缘由来。 却原来是李华梅的一个弟弟李华宣、一个meimei李华柠,在这次疫病流行中不幸感染了时疫夭折了。 且慢来! 这不是现代,这是17世纪啊!君不见,著名的炕钱盛世,炕席和雍正的儿子里也是夭折的比比皆是?那还是当时可以享受到最高医疗卫生水准的人,他们的孩子还如此的夭折,普通百姓的又如何? 在一战过后的欧洲,一场西班牙流感的爆发,要了多少人的性命?以千万计算! 在这个时代的南中地区,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没有良好医疗卫生习惯的流民大量涌入,势必是会造成疫病的流行和爆发。 华梅听了蔡婆子的介绍,才知道门口的两朵白花,是给弟弟华宣、meimei华宁的,一时便也无语。 蔡婆子向他们姐弟二人行了一个礼,“老身还有些事情要去料理,向二位少主子告罪了。” “阿娘,外面的情形到底怎么样了?” 在为庆祝李华梅、李华宇、徐还山等人凯旋而设立的家宴上,李华梅忍不住端着一杯南海仙露向阿娘盐梅儿询问。 而徐还山因为是李守汉的最早亲随,身份与众不同,也是有资格、有情分参加这样的家宴。听了华梅这样的问话,也是停杯不饮,目光只管看着守汉夫妇二人。 “少爷,这场疫病到底是因何而起?若是需要银钱。药物,不妨从我们此番收获中列支便是!” “疫病的种类,王廷奇王先生已经查出来了,是流感和天花两种疫病混合在了一处,故而病者、死亡率很高,但是,幸好主要集中在了新近入镜的移民当中。另外一部分便是集中在了老人和孩童身上。福伯日前因为cao劳过多,也是病倒了。” “福爷爷也病倒了?!”听得府中辈分最高的福伯也是感染了这场流感,华梅姐弟不禁失声惊呼。 “王先生去看过了。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嘱咐了,凡是有病人的地方。要用米醋熏蒸,病人要静养、要隔离。暂时杜绝与外界人员的接触。” “阿爹,为什么每次疫病流行,都是从这些流民这里引起的?” 李华梅发现了一个规律性的问题。 “唉!”被南中军各地视为慈母,主持着南中军医护、慈善等事务的盐梅儿,一声长叹,“二丫。你明日随母亲去流民安置所看看便知晓了。” “老爷,华宇也回来了,不如让华宇明日一道随他jiejie去见识一下也好。” 黎慕华急忙为儿子争取着这样的机会。 守汉看了黎慕华一眼,没有说什么。只管去同徐还山议论着如何利用眼下的各个岛屿去展开南中军的战略构想。 木栅后面,是一个极大的空场,占地极广,用三合土和烧灰等做了硬化,容纳万人没有问题。 此时在这片空地上。或站或立,或躺或卧,黑压压的满是cao着两广各地各种口音的流民,桂柳话、客家话、广府话、潮汕话,混杂在一起。人们便是按照各自的口音和方言。自觉的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各人身旁,什么行李装备都有,当然,大多是些破破烂烂的铺盖和随身衣物锅碗瓢盆之类,在华梅的眼里,只怕丢到地上都不会有人去捡。 围绕着空地边缘,有一些在内地官军之中,精悍程度足以担任家丁的人,头戴斗笠,身穿窄袖排扣的南中军号衣,腰间扎着一巴掌宽的水牛皮腰带,上面的黄铜腰带扣擦拭的锃亮,左臂上佩戴着红底黄字的袖章。“执法!” 他们手上拿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