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名将 (第1/1页)
明代史书上说「一时名将称徐(达)、常(遇春)」,其实对徐达有些过誉了,真正名将应该是常遇春。 「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 「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 皆是史家们对常遇春极大的赞誉。 朱元璋手下真正的大将,过去或许还有已经「犯上伏诛」的邵荣,但在六月之前,常遇春一直是朱元璋手上,真正骁勇善战的大将。 或许,朱元璋在坤宁宫,也是有做戏给李文忠看的意涵,确实是希望李文忠透漏些讯息,那门婚事自己在马皇后这关过不去,希望常遇春打消嫁闺女的念头。 只不过,时也、运也、命也! 在塞外炎热的夏天,在酒酣耳热的庆功宴上,常遇春正得意自己取得大战功,女儿婚事更有谱,就在此时此刻,却札札实实地被浇了一盆「冷水」,简直是「冰水」。 这心情从「大喜」、「大惊」,到「大怒」、「大怨」、到「大恨」、「大悲」…,瞬间转折。 而人的一生,又曾经会有几回如此剧烈转折?而这一身血气急冲上来,人的身体又有几人能负荷得了,况且在这酷热的夏天,在酒酣耳热之时。 莫说,朱元璋故意害死常遇春,这样不公道,若是天下局势已经掌握、已经稳定后…,或许可能有这想法。 但至少,在大明朝刚创立、还在开疆辟土时;在洪武二年,还在各处建功臣庙,表扬武将功绩、激励武将时,朱元璋还没有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心思。 所以听闻常遇春猝死的噩耗,朱元璋心里确实是大为震惊、难过。 史书说「太祖闻之,大震悼」,十有八九分是朱元璋真正内心的感受。 当「丧至龙江,亲出奠」,还命令礼部官员,拟定天子如何为大臣举办哀礼;也把已经封「颚国公」的常遇春,追封为「开平王」,追念平定大元朝上都,开平的功绩。 ……… 而为什么,说徐达是「名将」,有些过誉? 常遇春征伐上都,仅用了不到半月时间,便攻下开平,其余时间是在塞外奔波,追逐元帝踪迹,以及班师回北平府。 而徐达自从五月派遣各路军围攻庆阳,却打了几个月还攻不下来。 洪武二年,六月十九、辛巳日 大将军徐达督兵攻庆阳城的四门,城上矢下如雨,达兵不为之动。 这天补获张良臣(张思道之弟)的间谍、竹笴,斩之以徇城;竹笴是谁,张思道的属下,官职为「理问」。 这边的情势是有些复杂,张思道前往宁夏,希望与扩廓帖木儿尽弃前嫌,一起对付大明军,派遣竹笴自宁夏来庆阳,觇伺战况,张良臣复遣还宁夏求援,被大明军所捕获,也得知了张思道与扩廓两军可能合作的情报。 六月二十、壬午日 张良臣自西门出兵挑战,徐达派遣宁国卫之兵与战,果然是骁将,打得宁国卫「少却」,良臣又兵薄兴武卫,营指挥张四则固守坚垒不动,右副将军冯胜则趁机以兵击之,张良臣才走还回庆阳城。 六月二十三、乙酉日,原本在外围的参政傅友德,也移兵会庆阳城下。 六月二十四、丙戌日,右副将军冯胜阵营营卒,夜获张思道间谍者四人,斩之。 六月二十八、庚寅日,庆阳大雨雹,山水泛溢,张良臣纵兵出城争汲,徐达派龙骧卫之兵追击,战至二鼓。 徐达的战略就是「十则围之」,包围起来,看你城内有什么搞头。 其实这有些误解孙子兵法的「十则围之」的真正意涵了,本来意思应该是说,军力十倍于敌人时,不用真的派全部兵力出动,让敌人有十倍兵力围城的恐惧就行了,不然多消耗军力、军粮啊! 军粮?徐达可不用担心,皇帝老大自然会想办法,兵力损伤最少的就是「围」,耗些军粮又如何? 大明军不如何?庆阳城内的守军可就很「如何」了,如此围下去,终究是粮秣不足、军心不稳啊! 七月初四、丙申日,张良臣乘大风出兵对战,大明军只要坚壁清垒就行。
果然,先是庆阳城守城兵百余人,潜出东西门投降,后来出城战败也投降千余人。 张良臣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明日登城大呼约降,我们这位徐达大将军,不听。 七月十七、己酉日,张良臣又兵出东门挑战,龙骧卫官军败之,获枢密同佥等官。 ……… 总说一句,徐达就是采取「围」的策略,如同先前「围武昌」、「围平江」,「围」到你天荒地老,「围」到你粮尽援绝,到目前已经「围」了两个月。 不过,你这边要「围」到粮尽援绝,也不一定会「援绝」,张良臣不是和宁夏之间,一直有「间谍」往来,有的还被抓到吗! 七月十九、辛亥日 扩廓帖木儿遣部将韩扎儿,攻破原州(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庆阳城的西边),指挥陈寿俱陷没。 是夜,扎儿复攻陷泾州(甘肃省平凉市泾州县,位于庆阳城的南边),丁千户退保灵台县(泾州县之南)。 好吧!若考虑张良臣曾经「诈降复叛」,以及考虑减少兵员死伤,采取「围」的战法,或许也算是「名将」该有之作为! ……… 洪武二年,八月初一、癸亥日 常遇春灵柩运至龙江,朱元璋亲自致奠、亲写祭文,文中后面的这段,算是朱元璋真正的肺腑之言。 「……今朕全有中国,尔功懋焉,虽古名将,未有遇之者。 天下克一,朕方将定功行赏、共享太平,少副报功之意,何其未遂,遽尔云亡! 曷谓柳河之川,失我长城之将,丧今南还见,语无由,哀痛切心,与谁言哉! 将军在时,朕实所倚,将军既往,将谁与谋? 不过临风兴慨,想其音容耳,灵车之至,朕亲临奠,思尔之情,言岂能尽!」 朱元璋祭毕,恸哭而还,命择地于钟山草堂之原,营墓建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