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天地立心_第九九章 吴中四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九章 吴中四杰 (第1/2页)

    西吴军由常遇春灭了巡逻兵,以及康茂才烧了官渡,小胜两场后,便开始围城战。

    首战,徐达督大军由东北边的娄门抢攻,张士诚则派出十条龙勇胜军拒战。

    别以为平江城好打,以为娄门与大城门-阊门,相距较远、驻军少,就好攻打了。

    东吴军在城内,还有近十万大军,你西吴军围八门,我东吴军何止八门的守卫军,各城门之后还有后援军,可是准备了加倍的十六军。

    结果,首战西吴军讨不便宜,武德卫指挥副使茅成,在作战中左胁中流矢,战亡。

    这茅成也是濠州人,算朱元璋同乡,更是右相国李善长,定远县同乡,从朱元璋还在和阳时,就跟常遇春来投靠,一路跟随常遇春克太平,克衢州,克安庆,援安丰、战鄱阳湖,克武昌。只是个性刚勇,说好听些是骁勇善战,说普通些就是武夫,好不容易在常遇春的提拔下,升上指挥副使。此次征讨东吴时,克旧馆(湖州),围苏州,战娄门,左胁中矢战殁。

    当然,死后追封一定有的,后来追赠镇国上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护军,东海郡公。

    不过,西吴军的首战失利,也使攻城战暂时停下了脚步,建康那边也不急。

    因为,这平江城比龟壳还厚实,真得很难攻啊!难攻?那就「围」吧!

    把你东吴大军围困在平江城内,围到地老天荒,总可以了吧!

    看你能龟缩多久?出不出来作战?

    ………

    过去,汇聚于姑苏城阊门外的上塘河和山塘河,向来便是商贸船舶,往来大运河与苏州城区的两条重要航道。

    山塘河由城阊门的北濠,沿现今之山塘街经虎丘,接上大运河,称为「七里山塘」;上塘河则从南北濠间的阊门吊桥,沿上塘街、枫桥路至寒山寺,接上大运河,称为「十里枫桥塘」;而阊门一带,因商船往来、码头众多,曾被喻为「天下第一码头」。

    如今,因西吴大军围城,因正处于战争时期,寥落人稀,只剩偶而巡弋的小舟、斥候。

    杨基此时因公来到城防处,便特意地请求到城门上走了一回,看了看此情此景,也是甚有感概啊!

    不过,杨基口头上仍对着防守军士们说,看这城坚池深,加上诸位军令严明、防守严密,相信平江城必当无虞;回去必定会特意地再向民众们宣知,让百姓们安心。

    ………

    这日

    吴中四杰在徐贲的北郭住家聚会,杨基也大概说了城外的情况。

    西吴大军虽然没有正式展开对决式的攻城战,但却团团包围住平江城,还在远处建造了敌楼,原本船来船往的埠头、上塘河、山塘河,什么时候竟然看不到一条船了。

    北郭众人听来,心里大多也认为,这围城的日子,或许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会结束的事情,可能会围的更长久了。

    张羽道:「过去为了求个官,辛苦快半辈子,如今求得了官,却又烦恼该不该放啊!」

    杨基道:「唉!别伤脑筋了,平章大人不是也说,我们算是『大元』的官吏,挂着大元的名号,不是张士诚所派令,朱元璋应该对我们不会太过份吧?」

    道衍则说:「希望能如平章大人所言,不过,可惜了平章大人,学富五车,政通人和,却因效命于张士诚,而前途堪忧啊!」

    徐贲道:「孟载(杨基字)兄,我看城内许多的城门,都驻扎了满满的兵士,难道真如你们所言,太尉大人的军势,无法胜过朱元璋军了吗?」

    道衍回说:「朱元璋大军能够开拔到平江城,能够如此地包围住平江城,你觉得太尉大人的军势,可能会胜吗?」

    高启道:「听道衍如此说,是无外援了?」

    道衍回道:「有无外援,贫僧不知,但已到如此窘境,大概外援也单薄无力了吧!」

    徐贲听了叹口气,道:「军队的事,幼文(徐贲字)不知,但道衍说的是蛮有道理的。」

    张羽道:「唉!日子能过且过,得过就过,幼文,你这边还有没有酒?拿出来大家解解闷吧!」

    徐贲回道:「当然有,所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取来换美酒,与君同销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