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_第二百零二章 北周武帝吴三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北周武帝吴三桂 (第2/2页)

我军斥候后,就连忙撤退了。”胡国柱前来禀告。

    “派人带兵去接手腾越,隔绝明军之间的联系。”

    吴三桂虽然狐疑,但是自知腾越紧要的他还是派人去接收了李定国丢弃的地盘。

    至此,磨盘山之战明军胜利后,反倒是彻底丢光了滇西之地。

    二月,多尼率败军回到昆明。

    “什么!吴三桂和洪承畴私藏朱三太子,意图谋反!”多尼等人此时也终究接到了咱大清的密旨,大为震惊。

    “信王,此事千真万确,鳌少保亲自审问,严刑逼供之下这才获知了这个惊天的秘密!”

    “吴三桂早就对我大清暗藏不臣之心,洪承畴此人只怕也好不了多少!”使者缓缓道。

    “可是磨盘山之战,吴三桂可是差点战死了?”多尼开口道。

    “信王,那时候我大清势大,吴三桂必定不敢造次,但是此时孙贼已经占据了湖南,要是不严加防范,只怕洪吴二人必定对我大清不利!”

    “事到如今,信王当带领兵马速返贵州,反攻湖南,打通粮道,否则,迟则生变!”

    多尼等人震惊不已。

    进入云贵之后,洪承畴和吴三桂的表现颇为卖力,怎么看都不像是包藏祸心的逆臣。

    可是眼前的密旨却让他们不得不从。

    “信王,不如我们现在就杀了洪承畴,再发兵剿灭吴三桂吧!”杜兰建议道。

    “不可!”使者连忙道:“吴三桂和洪承畴两面三刀,是十足的jianian诈小人。”

    “但现在我大清局势危急,一旦和洪吴火并,只怕是会白白便宜了孙可望!”

    “唯有迅速携带兵马,反攻湖南,才是上上之策!”

    多尼等人闻言也沉思了起来。

    吴三桂和洪承畴二人的确不好动,要是在云南双方就撕破了脸皮,就算突袭之下,杀了洪吴二人。

    洪承畴手底下的绿营还好说,吴三桂手底下的兵马可是肯定要造反的。

    现在我大清新败之余,要是再来一场这样的内乱,只怕就没有力气去收拾孙可望了。

    “那就把云南留给吴三桂这个乱臣贼子,等我们收拾完了孙可望,再灭了此贼!”多尼当断则断,立刻带领兵马裹挟云南各地的清军返回贵州。

    半个月后,吴三桂带兵返回昆明,却发现留给自己的几乎是一座空城。

    “老师,我原本以为明室气数已尽,但是战局却直转急下,学生当何去何从,还请老师教我。”

    昆明城中,吴三桂神情凝重向洪承畴请教。

    由于洪吴二人关系非凡,多尼虽然带走了大批绿营兵,可洪承畴他却没有动,以免打草惊蛇,让吴三桂察觉到异常,彻底地和咱大清撕破了脸皮。

    洪承畴沉声道:“长伯,我二人为朝廷劳苦多年,现在你怎么看?”

    “老师,朝廷忌我,忧我,惧我!”吴三桂苦涩道。

    “长伯,老夫也有此感,朝廷不仅是不放心你,也不放心我啊!”洪承畴长叹了一口气,心中悲愤无比。

    “老师,有学生的数万兵马,必可您无忧。”吴三桂拱手道。

    洪承畴闻言眼中产生了一丝凶光。

    “长伯,现在你困居云南,想要破局,唯有三个字!”

    “还请老师教我!”吴三桂连忙道。

    “挟天子!”

    “什么挟天子?”吴三桂大惊失色。

    “天子远在北京,我如何去挟?”

    洪承畴微笑道:“此天子非清之顺治,而是明之圣君。”

    “什么!”吴三桂双眼陡然睁大。

    “长伯,事到如今,朝廷已经对你我二人起了疑心!”

    洪承畴郑重道:“若不是你坐拥数万兵马,不止是你,就连老师只怕也已经被多尼裹挟而去,生死不知!”

    “既然如此,朝廷不仁,就不要怪我等不义!”

    “长伯你原本就有数万兵马,若是能够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帜,拥立明君,云南境内的马宝、马唯兴、祁三升、贺九仪等数万兵马,顷刻之间便能为你所用!”

    “以此十万兵马,东下贵州,北进四川!”

    “高承恩、王有德等明将必群起响应,李本深、张国柱、郑蛟鳞等汉将必倒戈来助!”

    “多尼等人就算不死在贵州,也只能带着两万满蒙八旗仓皇北撤!”

    “而长伯则可统率十几万大军,一鼓作气,直攻陕甘!”

    “汉中虽为险地,可长伯却在此驻守十年,山川地理,人文风光,无不精通!”

    “此地拦得住其他人,却唯独拦不住长伯!”

    “等拿下汉中,进入陕甘!西北绿营已为长伯经略多年,闻之必闻风而动!”

    “如此一来,陕甘之地唾手可得!”

    “等到这时,长伯进可进取北京,一统天下,退可固守陕甘,坐观明清之争,以为北周之势!”

    此言一出,吴三桂心中大撼。

    洪承畴这是在劝自己造反啊!

    “老师,此计虽好,只不过太过于凶险了吧。”吴三桂艰难地开口。

    洪承畴说的其实相当有道理。

    只要吴三桂竖起复明的旗帜,云南各处的离散明军,顷刻间就会成为他的助力。

    而四川的高承恩、王有德等人也必定会响应他,夔东的顺军也在短时间内不会为敌。

    而一旦吴三桂举事,多尼等人在贵州便在孙吴二人的夹击之下。

    李本深、张国柱、郑蛟鳞等人,只要吴三桂敢带头,他们就敢反!

    如此一来,多尼在贵州几乎毫无胜算。

    等贵州和四川拿下,接受了大批西营和绿营将士。

    拥兵十余万的吴三桂可一鼓作气,直接打进陕甘。

    秦岭、汉中虽然是天险。

    可吴三桂在这里却驻扎、经营了整整十年!

    诸葛亮做不到的事情,对吴三桂来说,反倒是轻而易举!

    不止是秦岭、汉中,吴三桂在陕甘的绿营中也威望极高。

    一旦带兵越过秦岭,进入陕甘,西北汉将必群起响应!唯吴三桂马首是瞻!

    可以说只要吴三桂愿意放手一搏,那么北周武帝之称,吴三桂很有希望达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