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优势在我! (第2/3页)
/br> “督师劳苦功高,朝廷不该如此啊?” “这我就不知道了。”王辅臣摊了摊手。 南一魁叹了一口气,然后就没有然后。 “马鹞子,今晚我给你接风洗尘,正好我在安顺新得了几个美貌小妾,这贵州的女人可就是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 “今晚你可得好好尝尝!” “多谢南总兵的美意!”王辅臣哈哈大笑道。 这人除了现实的利益外,都会受到情感的羁绊。 就像孙可望手底下的张胜、张虎一样,他们都是孙可望一手带出来的。 所以孙国主失势时,他们还愿意追随,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同样的道理,李自成手底下的商洛山兄弟,对李闯王的忠诚度也非常高。 而吴三桂和他手底下的吴藩文武,虽然名声极臭。 可无法否认的一点,那就是吴藩的内部比较团结。 这也是吴藩实力不如西营,却能够取得比西营更大的战绩的原因之一。 历史上,吴国贵、王屏藩、胡国柱、夏国相等大将,这些被吴三桂一手带起来的人。 在吴三桂死后都为吴周政权战斗到了最后。 就连投降的韩大任,也是在吉安重镇失守,带着手底下的残兵败将在江西、福建等地,打了大半年的游击,才最终投降的。 有句话说得好,人心都是rou长的。 付出的时间越长,从理论上来说,得到的回报就会更大。 孙国主的驾前诸将,吴三桂的吴藩文武,李自成的商洛山兄弟,都是这个道理。 而洪承畴虽然位居督师之位,手握十万以上的绿营。 可他和孙可望、吴三贵、李自成的差距就差在,洪承畴手里没有什么嫡系兵马,根本无法保证手底下十万绿营的忠诚。 换句话来说,清廷想要打孙国主,张胜、张虎、王尚礼、王自奇绝对跟着孙国主和满清干。 清廷想要削吴藩,吴国贵、夏国相、胡国柱、王屏藩这些吴三桂一手带起来的亲信也能够为吴三桂尽忠。 而清廷想要拿下洪承畴。 他手底下的李本深、张勇、王辅臣、陈德、南一魁,节cao本就没有。 又和洪承畴是半路搭伙的隔夜夫妻。 谁特么会为了洪承畴去和满清拼啊! 所以手里没有真正嫡系的洪承畴在被清廷钳制之时。 王辅臣和南一魁能叹了两口气也算是有良心了。 毕竟就连夫妻都能大难临头各自飞,他们和洪承畴这露水烟缘的,犯不上为了一个年事已高、年老色衰的洪承畴去拼命。 当天夜里,南一魁和王辅臣一边搂着美妾,一边吹着牛皮,时不时为洪承畴感慨两声,感慨完之后,二人就美滋滋的搂着美妾睡了。 在贵阳城中的洪督师也就抛之脑后了。 清军援军的抵达,让祁三升放弃了以手头兵力再次强攻安顺的想法。 他一边,重新部署兵马,率领狄三品等人,在安顺一带和李本深、王辅臣、南一魁进行对峙。 一边向在关岭的李定国报告情况。 而李定国得知多尼已经入黔,安顺援军已至的情报后,也是大惊失色,连忙展开了浩大的军事会议,以敲定下一步的战略方案。 “诸位,李本深和王辅臣已经抵达安顺,而多尼的满蒙主力也快到贵阳了。” 李定国沉声道:“现在,我军是按照原定计划和巩殿下的北路军,继续夹击贵阳,还是调整方案,他们都说说看吧。” 大帐之中,高文贵、吴子圣、王国玺、吴三省、马宝、马唯兴、贺九仪等将领神色各异。 “晋王,我军在关岭一带就有雄兵不下十万,加上祁三升的数万先锋军,和巩昌王的五万余北路军,再加上贵州各地的土司,和夔东的十万之众。” “以我三十余万众,足以执行先前的方案,收复贵州!”李定国的狗头军师,金维新开口。 金维新说的兵马数量其实也没错。 西营即便经历了三王内讧。 可云南本就有李定国的三万本部,收编王尚礼的一万昆明守军。 再算上祁三升的五千人和贺九仪的五千人。 在交水之前,云南就有五万以上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