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后勤无敌的驾前军 (第3/3页)
t2'> 所以训练量极大的新兵,食量也极大。 不仅是粮草吃的迅猛,每天的半斤rou食也是两顿甚至一顿就造完了。 孙国主要求的顿顿有rou,以现在的rou政水平,还是达不到。 不过,就现在的驾前军后勤水平。 无敌二字,就差写在脸上了! 每天半斤rou的供应,明军要是能吃上,皇太极估摸着早特么上吊了! 当然了,孙国主优待云贵老人的行为,其实和李定国的秦晋兵之分,颇为类似。 只不过在方式上还是有极大的不同的。 孙国主是粮草随便新兵怎么吃,反正就十万人,十万张嘴。 再吃,能吃完一两年的功夫能吃完几千万吗? 新兵和老兵的区别在于rou食和军饷。 可孙国主给新兵的军饷和rou食基本上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天花板了,新兵们还能咋滴?还能有多少意见? 驾前军现在的军饷,步兵是一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五斗米。 骑兵是每人每个月,一两五钱银子,七斗五升米。 云贵老人则是步兵享受骑兵的待遇,骑兵享受军官的待遇。 单是普通步兵的军饷,一年十二两银子虽然看似不多,可由于广西的物价好。 普通士兵的军饷购买力,远远超过了清廷的绿营兵,而且还是足额发放的绿营兵。 就连八旗兵的军饷,在北京的购买力都不一定能够胜过驾前军新兵呢。 至于每个月五斗,一年六石的恩米,那更是清军可望不可即的! 士兵们在军营包吃包住,不用额外自己就食。 每年足额的六石,九百斤米,足够养活食量不大的妻儿了。 除了这些,衣物、出征、年底,孙国主设有专门的津贴。 新兵家里,每人还额外分了比较好的三十亩地,就算妻儿没有劳动能力。 把三十亩地交于营庄,按照军田四成的比例。 三十亩地的产出,士兵每年都能够获取两成土地产出。 不用劳动,每年就能获取十几石粮食,用以养家。 这伙食水平,这军饷水平,这收入水平。 驾前军新兵,妥妥的人人小康,人人小地主,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 至于云贵老人就更别提了,军饷和伙食姑且不谈。 五十亩的地,家口不劳动,交于营庄管理。 一年提两成,那都是二十石粮食啊,一家老小吃饱穿暖,幸福美满,绝不成问题! 除了这些,和其他的津贴外。 孙国主带着绿营、士绅,分珠三角那十几万顷好地时。 自然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搞了几万顷的藏入地。 专门用来奖励驾前军的有功和伤残将士。 种种待遇,孙国主为驾前军做的那真是没话说! 当然了,和云贵时期的兵丁家口,每月支取八九斗相比。 驾前军的单兵费用,是大幅上升的。 按照军饷,十几万驾前军,算上军官,人均军饷发放每年在二十两以上。 一年需要支出,三百万两以上的基本军饷。 除了这三百多万,发放养家的恩米,一年也需要近两百万石。 至于,伙食和装备问题,更是一大笔花销。 零零散散算下来,军费开支每年需要一千多万粮饷。 可即便如此,对于已经初步挖掘出两广战争潜力的孙国主和行政六部来说。 以两广的两千万的岁入,负担这十几万驾前精锐的巨大开支,还是绰绰有余的。 甚至等两广彻底稳定,水利大修,海贸理顺后。 以两广的财力,将驾前军的数量翻上一番,都不是问题! 也正是因为财政状态极佳,驾前军主要是受限于装备和老兵问题无法扩充太多。 所以孙可望才敢每年砸五百万钱粮去搞rou政的。 要知道即便大幅度提高了待遇,十几万驾前军的军饷和恩米,每年也只不过是五百万左右的支出。 而rou政一年就得砸五百万粮饷。 这笔开支,足够再支付十几万大军的军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