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心置腹 (第2/2页)
取一点先行实施。” “由一点突破进而连成一线,由一线贯通进而顺畅全局,则军功爵制自然水到而渠成。” 望着在自己对面侃侃而谈的孙伯灵,公孙鞅的脸上的笑容却是越发灿烂了起来。 虽然两饶长处并不相同,但是万事万物的法则之间却是融通的,公孙鞅当然能够听清孙伯灵话语之中所包含的智慧。 对于这份智慧,公孙鞅是从心中感到钦佩的;对于这份善意,公孙鞅同样是从心底感到了nongnong暖意。 有一挚友,此生何求? 孙伯灵的建议声在书房之内存在了许久,等到他将自己胸中所想完全吐露,公孙鞅这才开始出自己针对此事的谋划。 脸上笑容越发灿烂,只听公孙鞅沉声道:“没有想到伯灵你的想法,倒是与我暗合。” “哦!” 好奇的神情出现在孙伯灵脸上,一个问题当即便是脱口而出,“那么鞅兄准备从何处着手?” 这个问题刚问出口,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孙伯灵脸上便是生出了一抹异色。 “莫非是魏武卒?” “正是魏武卒。” 一问一答几乎在同时发出,公孙鞅与孙伯灵两饶想法在这一刻再次契合在了一处。 这一次望着对面的同道之人,公孙鞅缓缓从坐席之上站起,脚下步伐向着书房那道敞开的大门走去。 “魏武卒经由昔日西河郡守吴起一手训练而成,到如今已然过去了数十年。” “曾经这支由严格的训练、精良的兵甲以及丰厚的待遇所装备而成的精锐乃是魏国手中一柄最为锋利的长剑。” “可惜锋利的长剑会被岁月所侵蚀,精锐同样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腐朽。” “时至今日魏武卒战力或许仍旧犀利,但是它已然在一地腐朽,而我魏国却仍旧要耗费无数钱财来供养这支大军。” 一句句话语如同一道道墨笔,公孙鞅已然将魏武卒昔日的辉煌、如今的困境勾勒完毕。 声音到了最后,公孙鞅幽幽的声音缓缓出现在了书房之中,“若是有朝一日魏武卒在战场之上沉沦,那么……”
虽然公孙鞅没有将话继续下去,但是孙伯灵已然能够看清楚对方所描绘出来的未来。 若是真的如同公孙鞅所的那样,魏武卒真的在战场之上全军覆没甚至只是遭受到了重创; 那么等待魏国的绝对会是一场浩劫,甚至强盛的下霸主也会因此而沉沦。 一切只因为魏武卒在魏国所占的分量实在是太重,而这就是后世大贤荀子所评价“危国之兵”。 将一切都想清楚了之后,孙伯灵同样从坐席之上站了起来,他默默地来到了公孙鞅的身后。 “鞅兄准备如何来挽救魏武卒的危局?” 耳畔响起从身后传来的这一声询问,公孙鞅缓缓转过身来,开始将自己胸中对于魏武卒乃至整支魏军方略娓娓道来。 公孙鞅首先要做的就是缩减魏武卒这支大军的数量。 成军数十年以来,魏武卒始终代表着魏军战力的最高水平,也是魏军在战场之上啃制胜的一把利龋 在魏国军方乃至朝堂大多数人看来,这样的军队自然是越多越好,这也就导致了魏武卒的数量一扩再扩。 特别是当今魏侯魏罃继位以来,伴随着魏武卒在各处战场之上所取得的骄人战绩,魏武卒的数量已然从当初的六万增长到了如今的十万大军。 魏武卒数量的增长在旁人看来或许是一件好事,但在公孙鞅看来十万魏武卒对于魏国来实实在在是一个无比沉重的包袱。 这个包袱会让魏国向前的每一步都无比艰难,甚至到最后会将供养它的整个魏国都拖入深渊之郑 所以,缩减魏武卒数量已然是刻不容缓。 十万魏武卒实在是太多,五万人同样也不少,至少要将其缩减到三万人。 公孙鞅的上下嘴唇一碰,原本的七万魏武卒就将被削减,要知道这代表的可不仅仅是七万人。 按照原来魏武卒所遵循的命令,你只要加入魏武卒了,那么你一辈子都会是魏武卒。 除了魏武卒本身所享有的丰厚待遇之外,你会得到魏国赐予你的一片土地,这片土地从此之后便属于你家了。 无论你的后代是否还有人加入魏武卒,这块土地都将会归属你家。 所以,一名魏武卒所代表的绝对不是一个人,而很有可能是一个人数不的家族。 这就引出了公孙鞅所要执行的第二个手段,那就是将魏武卒世代相传的土地与特权削弱。 在公孙鞅的计划之中,魏武卒自己享有丰厚的待遇这本无可厚非,这是他们从战场之上拼杀出来的。 只是魏武卒本人享受这种待遇与特权可以,他没有军功的后代享受这一切却应该是被绝对禁止,至少也是应该要被大力削弱的。 要想享受和父辈一样丰厚的待遇也可以,那就需要你用手中的刀剑去拼杀,这样你才有资格享受这一牵 当然,不仅仅是那些魏武卒的后裔,那些年老的魏武卒同样要受到限制。 这就是公孙鞅所要作出改变的第三点,那就是魏武卒年老或者战力受损之后所要执行的退出机制。 魏武卒是魏军之中最为锋利的一柄宝剑,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去面对那些最为危险的局面。 成军之初,那些严格按照标准所选拔出来的魏武卒所组成的精锐之师,面对敌人之时自然能够做到无往而不利。 只不过伴随着年岁的苍老,伴随着伤病不断地累积,曾经强大的魏武卒已然没有了昔日那般耀眼的锋芒。 虽然如今仍然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补充,但是如今的魏武卒更像是一位逐渐走向衰老的老人,虚弱已然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公孙鞅看来,如果想要挽救如今魏武卒的颓势,那么就要以绝大的毅力剔除掉那些腐朽。 在孙伯灵的面前,公孙鞅一句句地将自己心中所想推心置腹地了出来。 而这一切听在孙伯灵耳中,只剩下了两个字。 “残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