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百年_第三章 又成读书郎(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又成读书郎(三) (第1/2页)

    仙汉时期的太学。

    起初是在儒门的建议下建立而成的。所以最初的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教导儒门经典。

    一开始其他各家学派对此还是冷眼旁观,毕竟每个势力的高级修行者都是自己的瑰宝,拿出来帮别人培养人才,总感觉是白打工的样子。只不过,时间一长,就发现不对了,儒门在举国人才的合力之下,一跃成为诸子之首。这时候,各家各派都坐不住了,也随着各家各门的发力,慢慢的,太学也变成了诸子百家各方学说百家齐放的地方。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道路,无数修为高深,境界高远之士来到那时候的长安城,进入太学,成为了一位博士。而仙汉王朝的年轻人,也都以能成为一名太学生为荣。到了汉成帝时期,太学的学生子弟一度突破百万之多。

    当然,学生的汇聚,资源的堆积,高级修士的扎堆,让太学在仙汉帝国时期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势力。

    仙汉时期的太学生因为有着太学在背后支撑,再加上大部分优秀的太学生在毕业之后都能够成为仙汉帝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他们培养出来非常强的参政意识。而又因为太学生天然的政治属性,他们必然成为了仙汉帝国时期掌权的另外几大势力,宦官,外戚等的仇恨。他们品评政界人物,参与上层政争。

    太学生少年英锐,敢于思想创新,言行较为勇敢。他们尚未跻身于官场,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对于弊政的危害有直接的感受。即使在那个时期,儒学并不是太学之中一言九鼎的存在,但是还是深深的影响了太学生,他们所接受的儒学教育中的民本思想等积极的因素,也对他们敢于批评时政的倾向有一定的影响。

    当然,这样的势力可能也并不为统治者所喜。

    在仙汉帝国灭亡后,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开设官学。但是更多的是把原本太学的职能分散开来,由数个学堂来承接为国举才的重任,这也导致再也没有像仙汉那个时候一样的庞然大物出现。当然,很多时候,大多数学堂之间竞争激烈,有的时候互相之间打得狗脑浆都能出来。

    至于像西安中学堂,除了地处的位置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太学,其他与之前的太学更是千差万别。

    整个学堂,连上品修士都不超过一掌之数。但是即使如此,西安中学堂依然还是整个大明帝国西北地区排行靠前的中学堂。

    “安之!早上好啊!”

    一个身长快两米的金发男子跑了过来,热情地拍了一下王安之的肩膀。

    “七郎!早上好!”

    王安之看了一眼。

    是自己的同学,位于城东区的徐七郎。

    徐七郎家是城东区的富商,家产在西安中学堂中也算得上是中上人家。别小看能在西安中学堂中排中上人家,能在西安中学堂有这个排行,放到整个西京城中,也算得上是豪奢人家。

    徐七郎祖祖辈辈都是地道的西京人,算得上是世代经商,他们也一度以为自己的血统是正正当当的西京府人,并以此为傲。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出了点差错。

    他在踏入天门境的时候,运气不错,觉醒了神通,一下子成为了家里的骄傲。

    但是这个骄傲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尴尬。

    天门境的神通觉醒有很多种推测与说法,其中有一种推测就是,其实神通觉醒有时候就是血脉里面返祖罢了。

    而祖先当中如果有一些大修士长期修行一门术法亦或是神通。这些强力的术法亦或是神通不仅仅能改变世界的运行,对于个人的身体来说,也是影响巨大。别的不说,单说术法之道,长期的使用很有可能导致相关的道韵规则在漫长岁月中慢慢的影响了他(她)的基因。而基因这东西有可能数十代都没有一个人显露出来,也有可能子子孙孙都有相关的神通觉醒。但是这样的觉醒,也有好也有坏,有些术法会在研究出来后被打入禁法之流,因为很有可能会祸及子孙。

    当然,大部分因为血脉流传下来的神通对于继承者来说,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福袋。

    因为有的如果修行传承世家的话,大部分觉醒的类似神通对于他们修行相关的攻法都有相辅相成之效。

    但是觉醒神通有许多的好处,当然有时候也会有点美中不足的地方。

    有时候这些地方只是不关痛痒,但是有时候又会被上升到一定高度。

    就比如说徐七郎。

    他因为十岁就突破了天门境。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修行天才。

    但是正是因为突破的时候太小了,整个人的身长发育都受到了影响。

    他在短短一年时间,身高暴涨了近四十公分,变成了两米多的男孩。

    这也就算了。他的头发也从一头乌黑的头发,变成了一头金发。

    这让他们家受到了许多言语上的讽刺。

    “原来徐七郎家里祖上是胡商啊,那还总是装的一副儒商的样子,真是笑死人了!”

    “七郎七郎,是胡狼;蓝眼睛,金头发,高高长长,做炮管!”

    这样的言语打击让本来就重视脸面的徐父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