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处置(七) (第2/2页)
就是给多给少没有个定数。 你要是遇到个不会来事的领班下来。 一看这县给的数最少。 随口说一句,此县民心不善。 那丢了脸面的知州大人在下一年的考察之时打个低分。 那么辛苦这么多年都白白干了。 要是问,为什么对这些基金会这么重视。 原因倒是挺复杂。 需要追溯很多。 最直接的一个源头则是里面的小神仙们太多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小神仙可不是三十三重天上的那些神仙。 说的是那些背景惊人,能量不一般的子弟。 这里面来源五花八门,复杂万分,有勋贵,有世家。 有巨商,也有权臣。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至于小神仙们为什么来得这么多? 原因很简单,当然是他们充满了爱心,喜欢从事这项为百姓服务的好事情了。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啦。 原因也很简单。 根子就在大明帝国的学堂制度。 虽然说洪武大帝规定了,读书是每个大明百姓的权利,甚至《大明律》上,也严格规定了每个百姓都应该有学上,有书读。 但是读书与读书,也是不一样的。 学与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说随处可见的小学堂吧。 平阳王氏的家族学堂,与冀县三十七所小学堂,能放在一起比较吗? 平阳府的大学堂,能与京师大学堂,能与国子监大学堂相比吗? 就说前者毕业生的秀才率,那真是算得上是百里挑一。
而后两者毕业后没有考中秀才的,那才叫百里挑一。 这一点,与王安之的前一世也是有些接近的。 但是在大明帝国,差距却更加大了。 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这是两个世界。 如今的大明帝国是修行者的世界。 在王安之上一世。 一个小学的教师他是完全能熟练掌握至少到初中的课程的。 一个大学的教授。 无论是否是顶尖的学院,至少在这一领域,这一学科,都能算得上是学得比较透彻的。 但是在这里。 就不一样了。 原因也很简单。 这一世界,无论是修行的知识,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知识。 都太过丰富了。 这也导致了很多人终其一生。 连入门都完成不了。 而一旦入门了。 他就可以得到足够的社会地位,以及算得上优渥的社会报酬。 有这地位与报酬的人,凭什么会去成为一位学堂教习呢? 就比如说冀县,一共有三十多所小学堂,里面的教习达到秀才这一门槛的屈指可数。 但是王安之他们所在的学堂。 别说是秀才,举人也有很多。 这就是两者的教育资源的差距。 而这些教育资源。 越往上就越宝贵。 因为当你还是一个孩子时候,可能一位秀才就能够满足他在儿童时间所需要的知识。 但是等到你成年了,如果你的天赋足够,年纪轻轻可能就成为一位秀才,甚至达到举人的境地,那个时候,一般的修士怎么能够成为你的老师呢? 他们不怕误人子弟吗? 但是能够作为你老师的存在又是何等优秀的存在。 除非是举国之力汇聚。 这等存在怎么可能作为一个教习呢? 国家为了为国举才,必然需要用举国之力,建设几所高质量的大学堂。 这些大学堂,才是一些自诩为优等人才削尖了脑袋都想进去的地方。 当然,这样等级的大学堂所耗费的资源就算按天计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教育级别越往上。 它们所需要的资源就越多。 这也导致越高等级,相应的学堂就越少。 学生们的竞争也就越激烈。 在大明帝国开国之时,进大学堂只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凭考试。 一种就是凭父辈蒙荫。 每年前者考试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举国之事。 众目睽睽之下,倒是算得上勉强公平。 后者的话,完完全全就是天子的一句话了。 天子答应了,那么他们的子弟就可以进入了。 但是不得不说。 老朱家的种还是比较会精打细算的。 自从某位多嘴的宦官算了一下每一位入学子弟所需要花费多少资源后。 这一扇门基本上被关的是严严实实了。 也不提后来这位宦官被史书打成了千古jianian臣典型。 只说世间的好心人还是挺多的。 有一些“开明”之士,便开动了脑筋,纷纷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