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第六百三十八章 进口猪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八章 进口猪羊 (第2/3页)

欧洲海外之地,居然还有这等纯白的猪种?”

    大明新朝百姓畜养的家猪,其实与后世广泛饲养的大白猪,完全不一样。

    按后世的取名来说,现在的大明百姓养的全都是一种名叫中华土猪的猪种。

    这种土猪最大的特征就是长得像土匪,而且体脂率更高,做出来的五花rou味道一绝。

    浙江的金华火腿,用的便是中华土猪中的“乌金猪”。

    几名农部老吏上前仔细观察每一头猪羊,甚至掰开看牙口、蹄子和毛发:“林郎中,都检查妥当了,这些猪羊都是陛下要的品种,而且都没有害病。只是应该在海上漂久了,需要好好养一段时间,才能进行育种。”

    农部的林文熙点头:“既是如此,那便没问题了,这些猪羊我们都要了。”

    负责交接的英国商人很高兴:“中国与英国是盟友,我们英国东印度公司,肯定不会欺骗我们的盟友,也是我们的商业合作伙伴。”

    这些猪羊都是朱怡炅通过英国人采购,他不知道后世的大白猪和优质绵羊原产地是哪里,只能通过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来到处打听。

    不过他的运气不错,虽然真正后世的大白猪还没有培育出来,但前期杂交品种英国人已经搞出来了,这种猪被称为约克夏猪。

    这是一种典型的瘦rou猪,体脂率比中国的土猪更低,但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好养活,而且出栏速度与繁衍速度,比土猪更快。

    大明新朝改革盐铁税法,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而且大肆在山区旱地推广土豆红薯这些作物的种植。

    这带来的好处,除了人口的快速激增,以及海外移民率增加,便是百姓生活品质上的追求了。

    毕竟,只要肯卖力气,总不会缺一口饭吃,真混不下去,也可以报名官府的海外移民。

    台弯、吕宋、广南、椰城都可以移民,还有北方的辽东、漠南,南方的藏地、川边都是长期移民地区,只要你肯报名,就能到那里分田落户。

    百姓日子变好,就会开始有物质上的追求。

    过去百姓买rou,杀猪匠猪油切得多,百姓会高兴。

    但近几年,已经有不少发达城市,开始喜好上吃瘦rou了。

    这里面,尤属江南府县居多。

    朱怡炅从海外引进英国人的约克夏猪,为的当然不是简单的吃瘦rou,而是要它的繁殖与出栏速度。

    在商部、农部官员监督,付过了尾款以后,这些来自英国的绵羊与白猪先送到南京的农部畜养所。

    后续,这些绵羊与白猪会被送到北方的耽罗县,那里随着辽宁省设立,早已不再是养马基地。

    新的养马基地,现在转移到了辽南与漠南草原,也是应对即将对漠北发动的战役。

    耽罗县被改成畜牧繁育基地,专司牛羊牲畜之类的育种杂交实验。

    所谓的育种杂交,就是字面意思上的,让各种牲畜进行杂交繁殖,看能产出什么玩意儿出来。

    优秀的就继续繁育,离谱的就杀了吃rou,也可以送去南京给皇帝看看稀奇。

    这一批绵羊与白猪,绵羊主要是用于与中国绵羊进行繁育实验,而英国白猪则主攻繁育它的出栏生长速度与繁殖下猪仔的数量。

    现今的耽罗县,去年年末统计在籍人口,刚刚突破八万人,近三分之一都是汉人移民,余下的则都是从汉城布政司迁移来的朝鲜百姓。

    整个耽罗县,经过几年教化,所有朝鲜百姓已经全部落籍汉名,并且子女也都从小开始学习汉文。

    这里甚至专门设立了一名县学政,几年下来,陆续建成了四所县学,甚至被分了科举名额。

    ……

    紫禁城。

    朱怡炅正在批阅奏章,突然扫到一封作了标注,翻开一看,却是内阁呈递:“太子年十六,已及冠礼,宜定太子妃位。”

    前明老朱定下的男子婚嫁年龄为十六,而女子为十四。

    到了满清统治时期,也无太大改动,只稍微把男子放宽到了十八,女子则象征性的放到十五。

    过了年纪,则必须成婚,否则就会被官府强制婚配,还要收税罚银。

    这也并非纯粹苛政,而是源于战争之后的人口锐减,为了鼓励人口增涨,婚丧嫁娶才做出的法律规定。

    当然,到了中后期肯定有所松动,就连明中期开始,纳妾也变的“合法化”。

    大明新朝,朱怡炅修订新律,对婚丧嫁娶做出修正,但也没修正太多。

    既是在尊重古代传统,也是为了适应世界殖民,对外殖民没有人口可不行。

    却不想,倒是让底下大臣抓住这条,旁敲侧击的提醒皇帝:该给太子选妃了!

    前明皇室,皇子婚嫁年龄一般在十三到十七之间,不能再大了。

    朱怡炅认真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