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工业革命两要素 (第2/2页)
此,这“官搭民烧”一整套流程走下来。不仅劳民伤财,损害民窑市场,还会同步压榨地方财政。皇宫却只是得到免费瓷器,这里头的利润全被督窑官和太监们赚走。 所以,不如直接承包给民窑经营,刺激民窑技术革新。 伊尔塞看着那些珐琅彩瓷器,越看越觉得爱不释手。 这些在他眼里已然不是什么瓷器,那可都是钱啊! 还有先前的一盒雪茄烟,只要带回欧洲,绝对能够让他狠赚一笔。 朱怡炅的目的同样也成功达到,就算那位荷兰人总督抠抠搜搜不愿出兵,那接下来也必定会开着战舰过来跟中国购买瓷器和雪茄烟。 荷兰人的尿性就这样,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啥都肯干。 …… 数日后,荷兰人的使节团已经归返。 南京,科学院。 朱怡炅看着眼前这台怪模怪样,与记忆中课本里的珍妮机差了十万八千里的纺纱机,不由问道:“这就是你造出来的珍妮机?” 黄五有些迷惑:“珍妮机?这是陛下给这台纺纱机起的名字吗?” 朱怡炅立即摇头否认:“不是……这台纺纱机,能否与朕cao作看看?” 黄五连忙点头:“陛下且稍待。” 说着,竟是直接亲身上阵。 毕竟是他花了好多天时间,纯手搓出来的,自然没人比他更懂这台纺纱机的结构原理。 “咚咚咚哒哒哒咚咚……”
嘈杂的噪音下,机器在人力下缓缓开动,不片刻就有紫色的粗棉纱布被机器给“吐”了出来。 “这是布……是布啊!” “真这么神异?” “……” 皇帝身边随行观摩的内阁诸部官员,顿时全都惊呼出声。 堂堂元辅王礼更是忍不住亲身上前,伸手凑近抚摸了一下那纺出来撞在箩筐里的粗纱。 居然与手工织造的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再抬头去看那台纺纱机,脸上的表情瞬间已由惊讶变为严肃。 不多时,黄五便停了下来。 无他,棉花没准备够,本来就是试制机。 “好好好!” 朱怡炅却是毫无在意,反而满脸激动,迫不及待问道:“黄卿,这台纺纱机你做的非常好。不知可否实现量产?” 黄五说:“陛下放心,无需工匠,只需调配几个学徒工过来,随臣学习一番,要实现流水线量产问题不大。” 朱怡炅顿时抚掌赞道:“很好!对了黄卿,你可曾有想过,将这台纺纱机与蒸汽机相连?” 黄五一愣,与蒸汽机相连? “陛下的意思?” 朱怡炅说:“就是用蒸汽机来为这台纺纱机提供动力,一如刚刚做的事一样,让蒸汽机代替人力来纺纱。” 黄五闻言,顿时脸色露出为难:“陛下,现在蒸汽机还在改良阶段,若要投入实用恐怕还有些困难。不过只要陛下再多给臣一些时间,臣定能将问题从速解决。” 好吧!是自己有些cao之过急了。 原型机的问题都还没解决,就已经想着要拿蒸汽机发动工业革命了。 朱怡炅笑道:“无妨,是朕想当然了,一切慢慢来,不用着急。朕春秋鼎盛,也不是等不起。而且,只现在这台纺纱机,我大明便已领先全世界。黄卿,你又为我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了!” 黄五连忙谦逊道:“此乃臣分内之责,不敢居功!” “呵呵,是你的便是你的,谁也抢不走。”朱怡炅是真心实意的高兴,虽然是自己给出的图纸,但就那个图纸的完整度和辨识度。 黄五能将其这么短时间内造出来,也足以证明其才能卓著了。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台珍妮机,不,应该是黄五纺纱机。 毕竟,两者光是外形就差了十万八千里,只部分结构作用类似而已,而且黄五设计的也不只那八个纱锭。 有了这台黄五纺纱机,再加上黄五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两大要素这下全都齐了。 乾隆粉彩镂空瓷瓶,可惜是农家乐审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