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第三百一十八章 河南战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八章 河南战场 (第2/2页)

旗的,知道投降了也没好下场,否则恐怕都已经投了。

    延津县被明军奇袭围困,军心浮动,城外的杨恭倒是十分轻松。

    尤其在抓住那三名死士以后,杨恭还有闲心分兵,跑去打阳武县。

    不求打下阳武县,但那里的码头渡口却是一定要拿下。

    ……

    归德府。

    “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

    清军火炮正与明军火炮持续不断对射轰击。

    “轰隆……嘭!”

    不时有清军阵地炮台中的火炮被明军炮弹命中,运气好的只是炮台被炮弹摧毁。

    运气不好的,直接被guntang的炮弹命中炮台后面的火药桶。剧烈的爆炸不仅摧毁了炮台,便连炮手也被一并吞没。

    其中,甚至还偶尔夹杂一两门因为连续开炮导致炸膛的。

    如此场景,在清军炮兵阵地不时就会出现。

    与之相比,明军火炮损失却是极小。

    明军火炮本就是居高临下,而且还都是空心铸炮法铸的新炮,射程威力都远远大于满清的红衣大炮。

    连续数日猛攻下来,除去攻城部队,便属满清炮兵的伤亡最重。

    若非满清十五万大军,火炮和炮兵的数量足够多,怕是都已经先一步支撑不住了。

    “哗~~”

    “快跑啊!”

    “……”

    伴随着前线的喧哗呼喊,这一日攻城的清军终于顶不住伤亡,再次如潮水般退却。

    偌大的归德府城,在清军面前俨然如同难以逾越的天堑。

    清军大营。

    雍正御驾坐在主位,随军文武都已到齐。

    蒋廷锡率先开口发难:“张将军,我军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为何这么多日还是未曾攻克归德府城?莫不是将军有意拖延?”

    历史上,这人与张廷玉一样,都是雍正的潜邸旧臣加宠臣。从雍正即位开始,平步青云。

    雍正六年,擢升文华殿大学士。

    七年,加太子太傅。

    八年,累封一等阿达哈哈番,许世袭。

    雍正一朝,蒋廷锡受过的赏赐仅次于张廷玉。

    甚至其兄长贪墨官银二百万两,都难撼动雍正对其恩宠。

    雍正对其评价:“在公勤夙夜,懋绩有贤声。”

    蒋廷锡作为雍正宠臣,政治情商自然不低。即便是有想法,也不会这么直接在皇帝面前发难。

    这很明显是雍正有疑虑,不方便说。

    张文焕听懂了,连忙请罪:“皇上息怒,非是老臣有意拖延,实是归德府城高墙厚,而且伪明反贼火器着实犀利。‘满万不可敌’虽是以讹传讹,却并非空xue来风。我大军无有应对之策,只能以强攻破城。如此才连续攻城数日,未建寸功。不过,久守必失,只要再与老臣一些时日,归德府城必破。届时,伪明朱逆将无所遁形。”

    其实,张文焕还有话没说,那就是清军看似兵力更多,是明军两倍有余。

    但里面还得去掉起码三分之一的骑兵,骑兵又没法参与攻城。

    满清时期,骑兵数量算是历朝之最了。三藩的时候,有记载康熙集兵八十万,其中有近三十万都是骑兵。

    如此恐怖的步骑比例,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张文焕现在的打算便是以步兵强攻,来强行破城。

    只要归德城破,那后方五万以逸待劳的满清铁骑便可随时出击,踏破这些无城池可守的伪明贼兵。

    南船北马,明军的骑兵不可能胜得过大清的骑兵。

    没了城池之利,到时再如何“满万不可敌”,自己五万精骑也将立于不败之地。

    真正大战往往都是硬实力来决定,只要兵力够强,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雍正点头:“既如此,那此战便都交于张卿了!”

    张文焕松口气:“老臣谢陛下!”

    张廷玉:“皇上,伪明火器既如此犀利,微臣以为待此战终了,或可对其加以仿造推广。”

    雍正沉默片刻:“……可。”

    雍正对火器接受能力比康熙、乾隆还是要强出不少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