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 给宋朝一个强光灯震撼 (第1/3页)
赵佶最近睡得很好。 太后病好,那本于国有利的医书也推行下去。 北朝被金国打得大败。 赵良嗣,也就是原北朝人李良嗣,已从金国回来,女真之酋完颜阿骨打赞同了他提出的“共行伐辽”一事,并派了李善庆、马政等至汴京。 赵佶命蔡京、童贯与金使议事。 只要伐辽之事定下,他便能完成大宋开国以来,列祖列宗都未能完成的事业: 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佶踌躇满志,欲要立开疆辟土之功。 “官家。” 宦官李彦,笑容满面的进垂拱殿奏报:“苏州应奉局的朱勔,前来朝见,说是这批花石纲中有奇石。” “朱卿家又找到了奇石?!” 赵佶大喜过望,即刻召见了从苏州来到汴京的朱勔。 “小臣朱勔,叩见陛下!” 朱勔进来后,便跪下恭恭敬敬的行叩拜大礼,令垂拱殿内一众宦官都为之侧目。 赵佶龙颜大悦,笑道:“朱卿家快请起,日后进垂拱殿只需小礼即可。” 朱勔依旧跪拜,口中说道::“臣方才进门时,斗胆望了一眼陛下,只觉陛下非是陛下。” “朕不是朕?” 赵佶奇怪。 朱勔继续道:“而是长生大帝君,神霄玉清王者,金光烁烁,天道浑成!天人合一!得道飞仙!” “哈哈哈。” 赵佶知道他是胡乱学来的话,却也被逗得大笑。 半晌,才抚着胡须,矜持的问他:“我果真有道君形貌?” “陛下乃教主道君皇帝,神霄派的聪明神仙、上清储祥宫华阳先生,皆盛赞陛下在道法上的修行,陛下不止是大宋皇帝,更是道门教主帝君!” 朱勔说着,又抬起头,敬畏有加的看向这位大宋教主道君皇帝。 赵佶被一通马屁拍得舒服极了,给他赐座,问他从苏州应奉局运回了什么奇石。 朱勔极力描述自己这次找到的太湖石,称其瘦、漏、透、皱,皆是历来太湖石之最。 “我去看看那奇石,是否有朱卿说的那般玄奇。” 赵佶被说得心痒痒。 “官家要出宫?”李彦忙提醒圣上,先前那块奇石还未能运进城里,其他石头也在河里被堵着呢。 “陛下。”朱勔也禀告道:“臣方才下船时,特意去看过,那五丈高的太湖石已经将近能通过城门,待会再找纤夫来拉动大船,陛下若去看,能看到五丈高太湖石从城门进入汴京,再缓缓驶入艮岳的奇景!” 赵佶更心动了,下令朱勔去负责太湖石进城门一事,等他到了再拉石头进城。 朱勔恭敬领了旨。 带人快马来到城门处,下令道:“给我上火药,将最后的城门炸开,陛下即将驾临此处观摩奇石进城!” 官家下旨,城门守将不敢不听,命人找来火药,轰隆一声将最后剩余的城墙炸塌,又派人去河里捞石头,总算能让大船通行。 爆炸声震动汴京城,公相蔡京,媪相童贯,隐相梁师成,禁军统领高俅,杨戬,王黼,赵挺之,种师道,郑居中等人,纷纷派人来水门打探是什么事。 不久后。 在河水两岸万人围观下,一艘大船载着五丈高的太湖石,缓缓通过了城门。 太湖石上绑有金带,又有大字文书“卿云万态奇峰”,皆是官家所赐,以示对这奇石的喜爱。 河边,一位骑在马上、年轻帅气的男子,与身边一位窈窕淑婉的少女,目睹了此盛事。 “一千八百年后,周幽王竟再次出现在华夏大地上。宋朝皇帝赵佶,以炸药荒唐的炸开京师城门,将花石纲运送进城,汴京城百姓欢呼叫好。谁也不知道,大宋百年的和平即将被打破,繁华的汴京城即将遭受战火的摧残!” “楚郎君。” 少女笑盈盈的看向他。 “嗯?” “文采非凡~~” “哈哈哈,别笑……宋徽宗该死啊!走吧,回家去。” “嗯。” …… 第二日。 垂拱殿常起居。 “昨日之事朕已罚了朱勔,命他下次不可再为。” 赵佶不轻不重的揭过昨天火药炸城门的事。 御史中丞赵挺之,知枢密院事郑居中,知道无法借此撼动蔡京,只得作罢。 望了一眼蔡京后,赵挺之又站出来,启奏道:“陛下,臣弹劾礼部侍郎李文叔。” “李文叔?” 赵佶很快想起了他,脸上有少许不悦,问道:“赵中丞要弹劾他些什么过错?李侍郎前不久呈送了一本医书,太后因此痊愈,若非谋反之事,就不必再提!” 官家孝顺,李格非刚立下功劳,赵挺之就要弹劾,不是在自找麻烦吗? 垂拱殿内,众大臣等着看他出丑。 赵挺之硬着头皮奏道:“陛下,李侍郎之女前日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