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开局收了黑云寨_377 忙不完的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7 忙不完的事 (第2/3页)

>
    但是高建武认为051型驱逐舰最关键的是它其他子系统方面,在舰体方面就没有太多保密的地方,甚至开出海让侦察机拍几张照片就漏了。

    所以舰体制造让本子工程师参与进来也没啥太大关系,一方面舰体保密比较难,另外一方面这些本子工程师他们起步就得在这里呆5年,整个人生活就在造船厂内部哪里都去不了,工厂内部到处守卫严密,外人很难混进来。

    而且这批人哪怕就是5年后想走,至少还得出造船厂呆2年玩着忘了大部分干的东西后才让走,所以根本不怕泄密。

    按照高建武的打算,这些工程师大部分还得归化了他们才好,毕竟这种工程师是最急需的人才,既然弄过来了就好好用。

    杨楢教授现在这个报告进展,与其报告他负责的舰体这点事,还不如是来催促高建武把其他的子系统赶紧的弄过来。

    特别是动力子系统,那必须得把这玩意装上后,这船才有下水的基本条件。

    “放心,年底之前,453型蒸汽动力系统一定能赶上,他们的原型机已经生产出来开始测试了。一旦能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马上运输过来装船,可靠性方面的试验我们通过同型样品接着做试验,先解决我们这艘首舰的下水首航再。

    所有的子系统思路都一样,只要测试正常功能通过,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值,就开始先装船形成战斗力,至于可靠性和寿命这些用多余的原型机去验证。

    现在时间不等人,我们的051型驱逐舰是海军提升战斗力的唯一来源,必须保证进度。”

    高建武也知道杨楢教授的意思,直接对他道:

    “不仅仅是动力子系统,驱逐舰cao控子系统方面也要这样处理,电子所那边也快做出原型来了,雷达子系统和武器子系统方面,现在进展也很顺利,原型都造出来了,现在等着测试功能和性能指标。

    我的意见是成熟一个立刻运输过来安装调试。”

    武器子系统方面其实好,难度最大的彷造76式58倍口径130毫米双管舰炮工作,现在已经开发完成了,原来最差的材料问题,现在高建武那边爆出来了多种合金钢,其中炮钢这块几乎已经达到了原来时空八十年代初水平,制造出来的舰炮丝毫不比原来的差。

    而66式57毫米双管高射舰炮和61式的25毫米双管高射舰炮的生产就更没有难度了,这俩货同之前生产的博福斯40mm高炮技术相近,晋阳重工那边现在能直接按图生产,直接供应现货。

    至于深水炸弹发射和投放装置这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已经完成了配套生产。

    比较难度大的hy-2反舰导弹和发射系统,这方面1所他们正在夜以继日进行按图彷制,有难度,但是问题不大,毕竟在原型方面,钱教授已经开发出来第一代的地空导弹,现在改成舰对舰,有难度但是可以克服。

    好在这些武器系统各有各的安装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其中有一个分子系统进度延期也不影响下水适航验证的大局,当然出战除外,反舰导弹是核心战斗力,如果这个不能上舰,这艘051型驱逐舰甚至连弗来彻驱逐舰都赶不上。

    毕竟在常规舰炮配置方面,弗来彻驱逐舰有5门127mm高平两用舰炮,可以24-30发\/分的速度向炮塔提供弹药;超过051型驱逐舰前后各一座130mm双管舰炮单位时间火力输出。

    舰炮互殴,051型驱逐舰可能还干不过弗来彻驱逐舰。

    这些都是好消息。

    但是也有些坏消息让高建武有些头大。

    比如他到电子所去视察的时候。

    “高部长,381\/a型雷达按照工艺设计明是相控阵雷达,工作在c波段,采用方位角机扫,俯仰角相扫的扫描模式,在一堆发射线上,让每个线的相位不一样,使得线不用动,合成的波方向也可以变化。

    这个设计原理,按照我们现在研究和理解是非常先进的思想,未来也是非常有前景的一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需要极其庞大的算力计算才能支撑下来,我们现在缺乏这种计算算力的工具支撑,哪怕是现在研究成型的最新计算机,目前还没法为这种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提供足够的算力支撑。”

    电子所那边叶向明教授对于高建武提供的051驱逐舰雷达子系统中的几个重要分系统叫苦不迭。

    设计和理论方面他们已经要吃透了,起码原理理解没问题,设计也看懂了,组件方面的制造虽然有难度,但是按照工艺做原型也搞出来了。

    但是这些数据搜集起来要形成雷达反馈的实时信号统计分析,没有高速计算工具来支撑这么多的数据运算量,根本行不通的。

    电子所现在承担的代号为墨子的晶体管计算机研究试制工作还没有结束,但是根据现在晶体管计算机设计的性能指标,最大每秒钟10万次浮点运算,这个量级没法支撑381\/a型雷达计算数据量。

    “那么你们的替代方案是什么?”高建武皱着眉头道,这些东西他是不懂,051型驱逐舰超前有点多,现在整个科技树上缺口太多了,很多东西如果没有积累,是没法一蹴而就的,相互间还是有制约关系。

    “我们现在考虑的是以相对计算量少些的多普勒雷达模式,设计s波段频扫体制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暂时替代,等高部长提出的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后,用在这种体制的雷达上面勉强够算力。”

    由于高建武要求跳过电子管计算机的发展,直接切入到晶体管计算机的研究。

    这是全新的领域,电子所方面完全没有参考现在世界上任何一款产品的可能性,必须全新从晶体管制造开始,自己肝出来这种跨时代的创新电子产品。

    好在晶体管的制造技术高建武也提供出来完整的制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