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祭先祖!颅献大祝! (第1/3页)
封神:殷商大祭司正文卷第一百六十四章血祭先祖!颅献大祝!帝辛九年,七月十三。 数百年前的这一天,先祖成汤率领商部落的士兵,与夏朝军队在鸣条进行了一场决战。 这场战役之前,成汤便使用各种手段,剪除了夏朝的羽翼,使夏王桀孤立无援。 最后,两边的军队,在鸣条展开了一场惨烈至极的厮杀。 战败的夏朝,也因为这次战役灭亡。 天空阴云密布,平原上,大辰虚已经组装完毕,祭品们也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 这座聚集了夏朝铸铜族群顶尖工艺的祭台,代表着荣耀、胜利、威武…… 唯有国祭亦或是能影响大商国运的战事,才会推出来使用。 大商武德充沛,国祭并不是在立国的纪念日,而是选择了鸣条之战的日子。 这一战,奠定了大商的国本。 商族的先祖,是五帝之一的帝喾,也叫作高辛氏。 他的两个儿子不合,时常打斗。 帝喾一怒之下,便将小儿子派去了大夏负责祭祀傍晚的参星。 而大儿子,则派去了商丘,负责祭祀黎明的辰星。 商族,也可称为辰星之族。 大辰虚,便是因此得名。 祭台上刻画的,是抽象化的天界诸神,代表了夏朝铸铜族群对商族信仰的尊重与臣服。 可惜,死在祭台上的第一批祭品,就是他们。 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那个时代掌握铸铜技艺,便是掌握了武力,掌握了造反的力量。 王族汇聚,虔诚地跪在了祭台旁。 国祭的地点,在城外平原。 大辰虚在修行者的加入下,已经扩建了许多倍。 赵公明甚至亲自参与祭台的扩建,保证能够容纳敖广的真身。 中央的“帝”字旁,竖起了一根巨大的铜柱。 浑身绑满规则锁链的敖广,盘旋在铜柱上无法动弹。 它的脊柱上,定着镇龙钉,杜绝它打扰祭祀。 三十位叛乱诸侯,被压在帝字的外围,充当第二等的祭品。 其中最高等级的,是北伯候崇侯虎。 他治理北地期间,民怨鼎沸。 帝辛查了许久,将他的罪行全部查了出来。 最大的罪状,是他率领军队屠杀了一座城池,原因仅是那座城池的小诸侯,不肯将妻子献给他。 血流成河,便是幼童也被他杀了。 甚至,他还将以妖族袭击的名义上报朝廷,欺骗帝乙他击退了妖族。 帝乙大悦,奖励了他许多东西,完全被当猴子耍。 帝辛查出这件事时,震怒不已,若不是崇侯虎已经被大祝预定为祭品,他当场便要斩了崇侯虎。 崇侯虎的儿子崇应彪,和一堆珍宝跪在了更外围。 而那天没死成,又没被圣人救走的弥勒,则单独跪在了“月”字旁,一名枭骑正扛着斧头守着他。 祭台放在了一处平原,便是有山也被挪走了。 祭台周围,跪在最里面的,是王族。 唯有帝辛有资格坐着。 黄妃抱着襁褓中的小公主,身子娇弱也得跪下。 再往外,是帝辛还没动的各地小诸侯,以及不是王族的文武官员。 剩下的,就是虔诚的大商子民了。 朝歌几乎空了,所有人都来参加国祭。 不止于此,还有来自九州各地的百姓。 只要是来参加祭祀的,各地的官驿都会提供来回的干粮和水,只要心诚,就算穷也能参加国祭。 上百多万人跪在平原上,朝廷甚至调动了王畿军队来维持秩序。 国祭每十年一次,是因为太频繁,国库根本承受不住。 一切都准备就绪,祭台上的场景被投影至高空。 平原上葳蕤的草木都被削平,风刮过都不会有太大的声音。 万籁俱寂,等待祭祀的主角。 忽然,一道白衣身影出现在了祭台之上。 那是所有人的精神图腾,行走于世间的真神。 “叩见大祝——” 跪在地上的所有人齐声行礼,上百万人的声浪汇聚,震得天地微颤,万灵蛰伏! 白药面色沉静,扫视大商子民,声音不大,却在平原回荡: “自先祖成汤起兵至今,已有六百年矣。” 他说话时,有人神色激动面色涨红,有人虔诚至极当作圣音聆听。 白药说完,用神识观察祭品。 首先,是抄录了十万份的北海战报与西岐战报。 三等祭品,则是最高规格的珍宝,多到眼花缭乱,祭祀结束后就得搬到陵寝去。 人牲得留着祭祀月神,要是用来国祭,三分之二就没了。 祭祀月神的规格,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