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二百五十八章、是不是太大明特色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是不是太大明特色了? (第1/2页)

    陈仲良当然有理由担心了。

    他已经在大明朝做到了知县了。

    而且不到三十岁的知县大人,即使是在现在这个奉行了“官员年轻化”的新大明,其实也算是年轻的了。

    而且这一番皇帝紧急招他入北都,怕是也有大用。

    陈仲良当然是想要在大明这里大干一场的,而且他还有个当广州知府的族叔——只要他到内地做官,这族叔分分钟就是亲叔!

    所以既有野心,也有后台的陈仲良现在正是事业心爆棚的时候。

    如今看到这大明朝北方的危机,心情也难免有些沉重起来。

    要知道,前明可就是在内有流民,外有建虏的情况下,逐渐被掏空,最终轰然倒塌的。

    现在大明朝虽然武力强盛。

    但要是遭遇到了前明末年的那种景象,能顶得住几年可不好说。

    尤其是现在大明朝南方,北方,西方,都有敌人啊!记住网址m.97xiaoshuo

    等进入了天津知府衙门安排的住处,安顿好家小之后。

    陈仲良独自一人走到了天津大街上。

    在一处报摊上买了最近这段时间的报纸后匆匆返回住处。

    从报纸上没怎么看到流民的信息,反而都是在歌颂各地的土豪们给灾民捐款的消息。

    不过陈仲良还是看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北都朝廷现在在招募东北的移民。

    前往辽地屯垦。

    陈仲良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陈仲良顿时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什么啊?”

    敞开胸怀喂奶的许红霞问道。

    “我知道皇帝让我来北都的用意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哈!哈哈哈哈哈!我陈仲良真的要发达了!”

    他猛然站了起来。

    “娘子,这几天劳烦你辛苦带着孩子了,除了饭点,别的时候都不要来打扰我!”

    “你要干什么?”

    “闭关!”

    陈仲良钻进书房,眯着眼睛,回想起这一两年在兰芳各地主持屯垦、开拓的种种经验,教训。

    这些,都是他的进身之阶啊!

    .........

    “微臣陈仲良,拜见吾皇万岁!”

    养心殿,御书房。

    朱皇帝正在爱不释手的翻阅手中的【兰芳屯垦得失疏】,还频频点头。

    “免礼平身,请坐。”

    朱道桦面带微笑道。

    这個陈仲良是广州知府陈廷选向他推荐的人才。

    还真的是举贤不避亲啊。

    不过这陈仲良在兰芳的种种举措,恰好契合了朱道桦对于东北开拓的一些想法。

    而且,这一份【兰芳屯垦得失疏】,很是详细的总结了大明在婆罗洲屯垦开拓的经验和教训。

    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未来都可以用于东北、西北、北美的屯垦开发啊。

    陈仲良小心的坐在了一旁。

    就听到朱皇帝客气称着他的表字问道:“子器,你在吉锋县干得很不错,兰芳拓展速度最快的县就是你治下的那个县了,说说看,你是怎么想到要打散宗族、地域乡亲的界限的?”

    陈仲良急忙道:“回皇上的话,是因为微臣在兰芳,也时常受到宗族的桎梏,许多事情都办不了,而且宗族内都是大房欺压小房,宗族外是大宗欺压小宗,在兰芳这样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开拓的地方,这种不公平的村寨形势,实在是不利于团结众人。”

    朱道桦微微点了点头。

    是啊。

    在婆罗洲这样的地方,若是不能团结,如何能开拓,如何能驱赶土人,如何能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

    而要团结,宗族内外固有的剥削和利益分配不公,就不可能让所有人团结起来。

    而要开拓殖民,尤其是要有大明特色的真正把民殖出去的开拓。

    就必须要上下一心的团结。

    “所以臣才想打散宗族,不再以宗族为单位,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村寨,另外....卫所的制度也不适合在兰芳这种地方实行,因为屯垦需要考虑得利,若是无法得利,或者说得利被卫所长官拿走大头,那也不可能有什么团结的,更何况...卫所隶属于大元帅府下,派来的长官都是武夫,怎么懂得经营农庄,但如果长官不管,让下面的军户自己去折腾,在熟地还好,要是碰上要兰芳那种时刻要和土人战斗的环境,这单个家庭的军户也无法与之对抗。”

    “所以一方面,屯垦村内,利益分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