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一百五十三章、封建强兵和大清绿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封建强兵和大清绿旗 (第2/2页)

一杆火枪。

    这是去长安买的。

    用的是最足的料。

    现在国是没办法制造燧发枪的——主要是没有合格的钢材,找不出合格的弹片。

    但是火绳枪也是一样用。

    虽然这火绳枪分量很足。

    但是吃了一年多饱饭,还经常能吃上点rou的刘老八现在身体很是粗壮,是绝对能扛得起的。

    除了火绳枪之外。

    就是腰上挎着的腰刀。

    用夹钢打造。

    足有五尺长。

    这是刘老澳主要武器。

    不过他这一身最贵的。

    还是他现在舍不得坐的战马。

    那可金贵得很。

    平时都是喂豆子、麦子的。

    除了马之外。

    还有一套铁甲。

    刀、铁甲、火绳枪。

    这是兼顾了远射、近战rou搏的装备。

    每一名国的府兵都是在几十次战斗中存活下来的老兵。

    可以都是十项全能。

    远能打火枪,或者射箭。

    近也能穿着布面铁甲冲阵rou搏。

    这就是典型的第一代的封建强兵了。

    “许是清鞑要攻潼关了!哼,咱们国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倒是主动来送死了!”

    刘老八冷哼一声道。

    他当然是非常忠诚的国战士——这个忠诚是用庄园、奴仆、媳妇来做保证的。

    忠得不可能再忠了。

    就算是明军的士兵,也不可能和国的府兵比待遇的。

    三百多亩的庄园,还分奴仆媳妇。

    除非朱道桦把江南、华南、湖南的地主老财们的土地全部没收,然后压制所有的工商业,把整个大明朝打造成为像是太平国这样基于耕地的利出一孔的府兵制。

    但朱道桦怎么可能这么做呢?

    这么做短期内确实能得到一批忠诚得不能再忠诚的府兵。

    但是这府兵强也就强最多两代而已。

    而且这样的体制压制了工商业,想要得到先进的武器就只能通过购买。

    朝廷也收不到什么税。

    如何能长久。

    不过不管长久不长久。

    现在历史上的被清朝花了九年时间,耗费两个亿白银的军费才镇压下去的白莲教起义军现在是成了气候了。

    经过分封大量的庄园武士和大大的贵族领地。

    太平国现在在关中的统治极为稳固。

    别是现在的清朝。

    就算是历史上那个全有下的大清朝,面对这样的对手也是十有八九啃不下来的。

    毕竟清军连大金川的土司打起来都那么废劲。

    “你们两个也莫要懈怠,这次上番,若是能立下功劳,你们也少不得成为府兵的前途!”

    刘老八勉励道。

    两个辅兵连连称是。

    心头也稍微难火热了起来。

    这太平国,利出一孔。

    想要成为人上人。

    想要府兵庄园。

    现在只有一条路。

    就是战功!

    只有在战场上立功,才能在这太平国有出头的可能性。

    就在太平国在调集府兵进入通关的时候。

    此时清廷方面,福康安统领的山东、安徽两省绿旗兵也已经到了陕州驻扎。

    两省绿旗兵合兵有七万余人。

    装备要比绿营兵好,但是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都是从绿营武库之中挑选出来的抬枪、子母炮、长枪等兵器。

    不过因为两省绿旗兵是用来对付太平国的。

    因此也不需要太好的武器装备。

    这些装备也够用。

    两省绿旗兵入河南之后。

    顿时就把河南一省整得鸡飞狗跳。

    这些绿旗兵都是以同乡为结构组织起来的。

    以乡绅为军官,同乡农民为士卒。

    互相之间非常熟悉。

    在老家还听收敛的。

    到了外省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一路来,已经不知道多少河南县城被劫掠的了。

    到了陕州之后。

    两省的绿营兵不少人都已经发了一笔横财了。

    腰包鼓鼓之下。

    士气自然也是高昂到了顶点了。

    这两省绿旗的总督福康安为了激励士气,也没有阻止绿旗兵对河南的抢掠。

    为了剿灭教匪。

    河南人民稍微忍耐忍耐。

    也是值得的。

    “大人,教匪最近大量增兵潼关,看起来不像是只是守关的样子?”

    话的是绿旗淮军团练指挥张若霭。

    他的名气不大。

    但是他有个名气超级大的老爸。

    张若霭是张廷玉的儿子。

    桐城张氏也是当地大族。

    依托着张氏子弟为军官,张若霭这次拉出了六千多人。

    这统兵的人数,在福康安面前也算是得上话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