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失败者乾隆 (第2/2页)
的范围。 文官最多可捐纳到京官正五品的郎症地方官正四品的道员。 武官则是从把总以上,到游击,都可以捐纳。 甚至到了乾隆朝后期。 这买官卖官都形成了制度了。 由贡、监生捐郎中九千六百两,捐员外郎八千两,捐主事四千六百二十两,捐刑部司狱、兵马司吏目三百六十两,满人捐七、八、九品笔帖式四百八十两; 由贡、监生捐道员一万六千四百两,捐知府一万三千二百两,捐盐运司运同一万二千两,捐知县四千六百二十两,其余从九品、未入流,仅一百八十两。 所以卖官筹钱,都是乾隆的传统艺能了。 不过像是现在这样,一下子把一个省的实官.....不,是好几个省的实官都卖出去,还真的是....太夸张了。 不过,如果乾隆真的能卖出去的话。 光是浙江一省估计就筹上千万两银子。 有的是浙江当地的土豪给钱买官的。 “孙士毅,你在浙江名望甚高,领袖士林,一呼百应,你来做这个浙江巡抚,定能召唤十万浙兵,动员浙江士绅出钱出力,以十万浙兵守浙江,就算守不住,这逆明想要来攻也要思量再三吧?” 乾隆平静的话听在孙士毅耳里却像是晴霹雳,轰然在耳边炸响。 名望甚高,领袖士林,一呼百应。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啊.... 孙士毅急忙跪着道:“皇上,臣岂能有此能力,这浙江之事,臣万万是担不下来的。” “朕你担的下来你就担得下来。”乾隆摆摆手道,“朕也不怕和你掏心窝子的话,这南方诸省眼看着都要沦落与逆明之手,在这之前朕也要想办法筹集到足够的军费,扩大包衣军,刚如此才能在剿灭教匪,击退逆明,保我大清江山!” 众臣听到这话。 都悄悄抬头看向了从昏迷中醒来不久的乾隆。 阿桂差点眼泪就要掉下来了。
这煌煌大清朝。 现在居然到了这样一个地步。 南方不守,教匪作乱。 皇帝不得不行此策略,以一省之官位,换取千万白银作为军费! 这都是为了大清朝,为了他们这些八旗子弟的富贵啊。 ......... “皇上,您真的要把南方都卖给汉蓉主?” 等孙士毅等人退走之后。 留下来的和珅、和琳、福康安、阿桂就都是满人重臣了。 算起来,福康安和乾隆还是有血缘的亲戚呢。 所以现在众臣离开,福康安就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赣州一战,仅仅两三,一座经营了大半年的坚城就被打了下来,火枪,火炮,甚至近身rou搏,八旗、包衣军都全面处在下风。”乾隆语气沉重的道,“这还如何能战下去?” 如果没有教匪作乱。 乾隆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是现在。 乾隆确实是不打算在南方和明军纠缠了。 “是啊,这一战....包衣军和健锐营的表现,不可谓不勇武,但是逆明铳炮犀利,近战用手榴弹配合战阵冲击,士气也高昂,作战也勇武,我军即使英勇,也难以正面力敌人。若不是我军骑兵数量众多,让明军不敢追击的话....” 想到赣州城一战。 阿桂连连摇头道。 大清都把自己最精锐的军队博上去了。 虽然的确是给明军造成了明清之战以来最大的伤亡。 但是能不能打得过还是很明显的。 火炮,人家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火枪,也是明军的更加犀利。 在近距离的白刃战上,明军的勇武也要超过清军——即便以阿桂的眼光来看,包衣军和健锐营的勇武程度,如果是用来对付像是绿营这样的军队的话,是可以以一当十的,但是在面对明军的时候,还是节节败退。 在器械不如人。 勇武也不如饶情况下。 还能怎么打? “逆明有精兵十万,再经过一轮扩军,怕是都有十五万了,而且我听....逆明正在修建南雄州到南安府的铁路,一旦这铁路修通了,用火车运输,据等闲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辎重都能运过来。”福康安感慨道。 “铁路?火车?”乾隆皱起了眉头。 他也听过这东西。 清朝的情报系统虽然拉胯,但是还不至于连在广东大张旗鼓进行修建的东西都不知道。 “一辆火车能拉动数百辆马车的货物,这可是真的是假的?”乾隆问道。biqμgètν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见过这个啊。 乾隆叹了一口气。 他不是刚那种对西方的技术进步一无所知的皇帝。 至少比起后世他的孙子道光那个老糊涂。 乾隆可不是老糊涂,而是老精明。 但是现在,他也不得不承认。 自己严防死守的防止汉人获得那些能够对满清朝廷的统治造成巨大威胁的技术的努力。 已经失败了。 想要守住南方的努力,也失败了。 现在的乾隆算是放平了自己的心态。 把自己当成是一名失败者。 既然是失败者。 那就要重新来盘点自己拥有的筹码,等待下一次上牌桌的时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