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一百章、做大明的官还是满人的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做大明的官还是满人的狗 (第2/2页)

是发生了屠城之事,消息传出去也要好一段时间了。

    谁能想到。

    大明朝会在这个时代发动宣传战呢。

    所以大清朝做的这些龌龊事,就成为了大明宣传的黑材料,通过地会的关系网,传遍了整个南方。

    彭浚也想明白了。

    这乾隆看起来也是个老糊涂。

    远不如年富力强的大明子。

    看来这清廷一百多年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

    “子恒,你呢?”

    彭浚看向了常英瑚。

    常英瑚苦笑:“现在之世,我还能选择清廷吗?”

    常遇春的后人啊。

    若是大明没有回来,这事就影响不到他。

    但现在大明都回来了。

    常英瑚的处境就很尴尬了。

    如果去大清做官,日后保不齐就会被人抓住这个辫子攻击。

    反而留在衡州府,接受大明招抚,才是上策。

    “这倒也是,放心吧,你这个常遇春的后人肯定是能得到大明子的封赏的!”

    彭浚笑道。

    “宝臣你又寻我开心了。”

    常英瑚根本不信。

    和彭浚、欧阳厚均比起来。

    他这个常遇春的后人,无论是才华还是家世,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

    ...........

    大明子来安仁了!

    安仁县历史上就是个地方,这可是开辟地来的头一遭大事。

    虽然被明军严令不得出门,但是安仁百姓们还是忍不住捅破了窗户纸朝着大街上看。

    弗兰..哦,湖南人么。

    就是霸得蛮。

    大家伙儿看着静悄悄的街道,站得像是石墩子一样笔挺,刺刀闪烁着寒芒,在道路两侧排成了两排。

    就在此时。

    一队骑士从安仁县城门口而入。

    骑士们的战马高大得不像话。

    比安仁百姓们见过的而所有马匹都要更高。

    一队队骑士排列成能整齐的队粒

    马蹄子都显得相当的整齐。

    此时安仁的守军全部被集中了起来。

    除了已经跑聊知县老爷之外。

    衙门的吏员也全部被解除了武装,在道路两侧排成两粒

    所有人都脸色惶恐。

    有人不停的吞咽着唾沫,心绪不安。

    终于。

    日月旗和象征着大明子的红底图龙旗出现。

    身穿褚黄常服的朱道桦坐在马上,手牵缰绳,径直走过街道,朝着罗典所在的宅子行去。

    他没有看道路两侧的原安仁县的守军、官吏。

    不过在大明子的战马行过的时候。

    这些平日里在安仁县算得上是大人物的人,一个两个膝盖一软,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朱道桦没有去安仁县衙,而是直接向罗典的宅子而去。

    还没到门口,就已经翻身下马。

    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模样。

    罗典此时带着十几个学生一起在门口迎接。

    这些都是随他从岳麓书院出来游历的。

    “跪迎大明子!”

    罗典见朱道桦老远就下马,就急忙大声喝道。

    出来迎接的十几名岳麓书院的才子们全部跪倒在地动作非常整齐。

    朱道桦三步并做两步,上前先把罗典扶了起来。

    “慎斋先生快快请起,诸位也都起来吧。”

    朱道桦拉着罗典的手,笑道:“本王欲复大明,复汉家江山,自然要废除胡礼。太祖皇帝当年承袭蒙元跪拜之礼,乃一大弊政,本王决心改之!”

    罗典看了看朱道桦,心中一叹。

    敢这么评价自己的祖宗太祖皇帝朱元璋。

    这明王倒是大有气魄。

    不过他也有资格这么做。

    一旦朱道桦完成了复兴大明的事业。

    他就算把明太祖的所有规矩都改了,也没人敢半句。

    这是他的新大明。

    他就如汉光武帝一样的开国大帝。

    制定点祖宗规矩,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王上所言极是,动辄下跪确实非华夏传统之礼。”

    罗典笑道。

    被朱道桦搀扶着,也是心中一暖。

    自己一个汉臣,在大清朝是绝无可能有此礼遇的。

    明王礼贤下士,大有古之贤王之风!

    朱道桦和罗典携手入大堂。

    而后罗典向朱道桦一一引荐跟随他一起游历的三湘才子。

    彭浚等人一个个上前参见行礼。

    “好啊,自古惟楚有才,本王今日得见,三湘之地,果然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啊。”

    朱道桦笑道。

    “你便是常英瑚。”朱道桦看向了站在人群中的常英瑚。

    “草民是。”

    常英瑚急忙上前拱手道。

    “你是大明开平王常遇春之后,理应承袭祖宗之爵,本王暂且封你为复兴开平伯,再到我身边为秘书官,日后诚心尽职,也不要辱没先祖威名。”

    朱道桦此言一出。

    十几道羡慕的目光看向了常英瑚。

    开平伯,又是大明子近臣。

    日后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只是等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