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_第20章 再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章 再迁 (第2/2页)

山民说路上多有小型部落,补给就靠他们了。关羽有马有盐,交换些粮食应该没问题。不换?由不得他们。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初冬,关羽放弃李村,携家带口,沿着洛水向北行进。

    冒着遭遇归德部的风险,行进数里后,到了此前剿灭盘羊羌曾走的垭口,爬上山脊。

    关羽望着一行近两百人的队伍,心情有些复杂。经过数次搏杀,他对自己身手是有自信的,但对作为领袖心里没底。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他一心投刘,并非自轻自贱,一定要给自己找個主公,而是觉得刘备能和自己在能力、性格、兴趣等各方面互补。

    乱世生存,单打独斗肯定不成,独木不成林。

    刘关张的情谊在宛如先知天书的小人书中已经写得明明白白,“桃园结义,情同手足”。后面虽然悲剧收场,但也是生死有命,天意弄人,三人间情义不曾变质。

    小人书中,刘关张从一穷二白,白手起家,最终据有荆益,鼎足三分。现在关羽提前十年经营,厚积薄发,届时能不能一飞冲天?

    想想就充满期待。

    这次迁移,李孟没有跟随,他对关羽道:“我老迈体弱,行将就木,去日不远,难以追随将军。辞世之前能见将军,此生无憾矣。唯对村中少年放心不下,还请将军受累照顾。”

    关羽道:“老丈放心,我必视之如弟如妹,但有关某一口饭吃,绝不会饿着他们。”

    李孟容留关羽等人,又带路剿贼,有功,关羽心中是感激的。

    李孟又叫过李山、李洛等十余孩童,谆谆嘱咐,命他们好好听关羽的话,努力上进,不可有丝毫懈怠。

    李山等人与李孟洒泪而别。

    李山站在山脊,望着小小的村寨,眼泪再次涌出。

    沿着山坡下了这道山岭,在谷底走了一段路,又要再次翻山。

    众人大都是徒步,关羽也不例外。

    非但如此,他还挑着四个幼童。

    这次鸟枪换炮,这挑担比之前那个结实得多。

    这四个幼童前面两个,后面两个,都是三四岁,有两个是李村的,另外两个是来投山民的子女。

    有些幼童由父母背着,也有些稍微大点,就绑在马背上。

    马主要负责驮运粮食。

    关羽派黄立负责维持队伍行进。黄立最能赶路,一会儿赶到队头,一会儿又回到队尾,力争无人掉队。

    虽然掉队很难避免。

    到了傍晚休息,清点队伍,少了两个老人。

    黄立向关羽请示是否回去找找。

    关羽摇头否决,夜行山路,既危险,又累人,黄立也不是铁打的,没必要冒这个险。大家都累得不轻,没有办法保证所有人都跟上。还是那句话,生死有命而已。

    丘荣喘着粗气躺在地上,一点都不想动弹。

    关羽轻轻踢了他一脚。

    丘荣只得勉强爬起来,张罗着做饭。

    炊烟袅袅,不一时饭香入鼻。

    关羽亲自负责打饭,力保公平,最后自己才吃。剩下的还不到一碗,吃完感觉才刚刚半饱。陈桃剩下了小半碗,悄悄拨给关羽。

    关羽摸摸她脑袋,道:“你吃吧,我吃饱了。”

    陈桃坚持,道:“我一直骑马,不累。兄长却负重行路,消耗更大。兄长不吃,我也不吃了,就让它坏掉。”

    关羽只得将饭吃掉,对陈桃道:“放心吧,以后咱们顿顿饱饭,鱼rou不缺。”

    陈桃猛点头:“嗯,我信兄长!”黝黑的脸蛋上露出明朗的笑容。

    本以为一路都是这样枯燥的行军,战斗却在不期然中爆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