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 准备宣布合并消息 (第3/3页)
> 至于县里,同样也是因为那件事情,导致某一位黯然离开,剩下的人,对双水湾基本也是门清,也不会反对。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公社跟县里都以最快的速度开会讨论,并同意了沙坪坝的搬迁,最后申请递交到了地区那边。 现在还在等待消息中。 不过按沙宏成的话说,当初送给他钢笔的那位,就在地区,绝对十拿九稳。 所以剩下的无非就是等待。 当公社跟县里,都近乎明牌后,就意味着消息不可能再得到保密。 也就如今消息传播受限制,比较慢,再加上双水湾的特殊,让人讳莫如深,否则当初公社跟县里开完会,加上有手机电话,用不了五分钟,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地区那边肯定没问题,之所以还没消息,估计对方也在调查吧。” 沙宏成想了想说道。 他实在想不出,地区那边能拒绝的理由。 “那就不等了,事已至此,继续瞒着也没什么意思,与其让双水湾跟沙坪坝的人互相猜忌,不如直接把消息公布。” 孙向阳想了想说道。 “好,什么时候开会?我现在就去下通知。” 沙宏成已经迫不及待了。 “择日不如撞日,就中午吃完饭,趁着大家休息的工夫,咱们开个大会。” 孙向阳对这次大会,同样充满期待。 他很想知道,这个消息宣布以后,双水湾 沙坪坝,能给他提供多少点经验。 哪怕沙坪坝还没有正式搬迁,加入双水湾。 可有了之前的经验,只要沙坪坝的人在双水湾,并且从心里接受属于双水湾的临时队员,同样可以给孙向阳提供经验,哪怕这份经验打了折扣,但仍旧不是个小数字。 挖窑洞,也是一门技术活,好在大家都有足够的经验,从年初四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天。 这十天,两边的人虽然没加班加点的干,但也没人偷jianian撒滑,所以进度也不慢。 基本上,各个挖窑洞小组的工作,已经到了快收尾的阶段。 这些均匀分布的窑洞,基本都是三孔,但也有因为地形限制,只挖了两孔。 内部最高处差不多三米半,顶部半圆形,宽两米半,长七米。 一孔窑洞内部实际面积不到二十平米。 好在这个面积是实打实的,没有公摊这玩意。 而三孔窑洞,基本可以满足一家七八口人所需。 像那种两口子住一孔窑洞,父母一孔窑洞,兄弟姐妹住单独的窑洞,在这会,压根就不现实,谁家的窑洞都不会富裕到这个份上。 如果有子女,年纪小,直接睡一个大炕。 等大点,顶多就是中间拉一道帘子。 甚至不少未婚子女都是跟着父母睡一张大炕。 如此一来,三孔窑洞足够一家居住了。 哪怕沙坪坝的人要搬迁来,孙向阳也没有搞什么特殊对待,毕竟双水湾的人也都是这么住,凭啥沙坪坝的人一来,就能住上条件更好的窑洞,就能一人一孔? 这不是故意激化矛盾是什么? 如今,因为窑洞还没有彻底建好,哪怕已经挖的差不多,但一没有垒炕,再一个里面没有烤火或者晾晒,阴冷的厉害,压根没法住人。 所以沙坪坝的人下午干完活,还会回到沙坪坝居住。 但中午,却在这边留下吃饭。 那边大锅一架,里面热汤滚滚,并且用蒸笼给热干粮。 就在大家排队的时候,沙宏成跟沙坪坝的干部一一开始通知大家,赶紧吃完开大会。 同样,双水湾那边也在挨家挨户的通知。 就连煤矿那边也是如此。 虽然大家都有些纳闷,好端端的开什么会,但依旧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不过也有一些人凑在一块,窃窃私语。 很快,当大家吃了饭后,纷纷聚集到双水湾大队所在地。 以前只是双水湾的人开会,这边还能装得下,但这会,因为多了沙坪坝的人,而新的大队也没有平整好,所以只能将就一下,基本相当于人挤人,甚至还有不少人只能站在远处地势略高的坡上。 等人都聚集齐,孙向阳干脆直接的站了出来。 这一刻的孙向阳,不说万众瞩目,但也差不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