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亲戚登门【大章求订阅!】 (第1/5页)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七章亲戚登门【大章求订阅!】大年三十这天,双水湾热闹就像赶大集。 而早在前一天,大家就已经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也因为剪纸画的缘故,家里有妇女的基本都拿起了剪刀,就算之前去修路的,晚上也会时不时的练习一下。 这么一来,就导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各种剪纸窗花。 便是过门钱,都是自己剪的。 光是那红通通的颜色,看着就让人心里舒服。 正常来说,大年三十这天,基本都会在家里忙活,准备晚上的饭菜,就算平时舍不得吃,过年也得攒顿好的。 但在双水湾,从三十一大早,就有人开始在大队前晃悠。 最高兴的无疑是那些小孩子,之前每天只能分一块糖果,不但没解馋,反而让他们馋的更厉害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大队仓库里,还有好多糖,听说一个人能分二十块。 甭管大人小孩,都有二十块糖。 一些家里人口多的小孩,那骄傲几乎写在了脸上。 你家三口人,分六十块。 我家七口人,分一百四十块。 我家的糖比你家多。 我早上吃一块,中午吃一块,晚上吃一块。 相比孩子们的乐趣,那些大人,妇女凑在一块,谈的就更多了。 今年大队发白面,发rou,发粉条,家里有的是白菜,基本家家户户都能吃白菜猪rou粉条的水饺,然后再用猪rou白菜炖粉条,反正就跟这个干上了。 关键是,大队发这么多好东西,他们自家也就省下这些钱,去买点别的。 老爷们基本打二斤酒,买两盒烟,准备两支鞭,就行了。 妇女们咬咬牙,买盒雪花膏,擦拭这个冬天被风吹出来的口子,爱打扮的,再买个头花扎上,帮孩子收拾利落,然后就开始盘算着年三十发的年货怎么处理。 回娘家拿一份,走舅家拿一份,留一份自家吃,再收起一份来,过段时间吃。 越盘算,嘴角的笑意就越是浓。 这么富裕的年,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除了双水湾,沙坪坝的人也来了不少,粗粗一看,至少得三四百人,比双水湾的人都多。 但实际上,如今在煤矿干活的,基本都是从当初支援开垦黑垆土地那些人中挑选出来的,所以总共也就两百人可以领到年货,多出来的那些,纯粹是跟着来看热闹。 家里有孩子的,基本也都带上。 还有一些别的生产队,一部分是来拉煤的,这也是之前说好的,修好路以后,双水湾会免费送他们一些煤,而另一部分,同样是来看热闹的。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大姑娘。 前几天卸年货的时候,孙向阳给那个叫孙庆广的出主意,让他把相亲对象叫来,一个是看看自家的情况,再一个就是发福利凑个热闹,到时候把福利给对方一塞,这门亲事,十有八九就成了。 消息传开后,不仅仅孙庆广,还有不少有想法的光棍全都付诸于行动。 就连沙坪坝,也有不少没对象的大姑娘被拉来,像极了古代那种榜下捉婿。 “萍萍,我都跟家里说好了,等会领了我那份年货,直接送你家里去。” 孙建刚守在一个身材模样都算出挑的姑娘前,献着殷勤,对方便是当初那个小老汉的闺女,名字叫石丽萍,最终被孙建刚抢到手。 石丽萍扎着麻花辫,跟自家堂妹站在一块,脸上带着几分羞涩,还有几分好奇。 “不用了,家里都准备好了。” “伱家准备是你家的,这是我的心意,我家四口人,能领四份呢,堆家里也吃不完。” 孙建刚大气的说道。 “孙建刚,你们双水湾真有钱。” 陪着石丽萍的一个姑娘则满脸羡慕的说道。 公社所有大队,过年直接发年货,还是头一遭。 “有钱算什么?那些生产大队哪个拿不出几千块钱来?关键是舍不舍得发给社员们。” 孙建刚骄傲的说道。 “也对,听说是你们那个三队长要求的?他不是小队长吗?怎么听上去说话比你们大队长都管用?” “我家队长那是一般人能比的吗?黑垆土地,煤矿,可都是我家队长找到的,要不是老支书还舍不得,那支书的位子早就是我家队长的了。” “二十岁出头的生产大队书记?” “二十来岁怎么了?这叫有志不在年高,我说石丽娟同志,你要不要也嫁到我们双水湾来?只要嫁到双水湾,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吹吧你,嫁到双水湾还不得天天下地干活?我才不要呢。” “下地干活?等我跟萍萍结了婚,保管不用她下地,我们双水湾有一个剪纸小组,都是村里手巧的妇女,每天什么都不用干,就待在暖和和的屋子里剪纸,剪一幅,十个工分,有个请来的郭姨,一天能剪两三幅,比下煤矿都赚钱。” “剪一幅十个工分?你们双水湾疯了?那东西能吃还是能喝?” “能卖钱!” “卖钱?” 这下子,就连石丽萍也好奇起来,她也会点剪纸,但要说那东西能卖钱,她是不相信的。 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